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华夏风云五千年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三十章 王莽加九锡而后篡汉,后世的曹cao司马昭等人纷纷效仿!

第一百三十章 王莽加九锡而后篡汉,后世的曹cao司马昭等人纷纷效仿!

    历史很繁,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就在那一年的冬天,大风呼啸而至,把长安城东门上的瓦片几乎全部揭掉。

    在赏赐方案没有确定之前,明堂修好了,挑选了良辰吉日,开始祭祀刘家的列祖列宗,很多的诸侯王列侯和皇族子弟都参加了仪式。仪式结束以后,好多的人都得到了封赏,朝廷这么大规模的发出封赏,让人不由得又想起了不接受封赏的王莽,大家纷纷给朝廷上书,请求给王莽增加封赏。

    王莽只好耐着性子上书,实在不好意思,我就是以外戚的身份得到了现在的位置,实在没干出什么像样的事情,大家因为我和太皇太后的关系,这么捧我的场,实在是惭愧啊。我这个人会的东西不多,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很多事情都是太皇太后通过我给下面下达的命令,我比较愚笨,领会的不到十分之一,大家给我的建议,我向上汇报的时候,也就能如实递交上十分之五,按理说都该受到办事不力的责罚,实在是大家照顾我,我才得以保全性命。

    现在祭祀的大事算是做完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安心的完成制作礼乐的事情,这件事情做好以后,将会向全国公示,让天下人来评判,如果大家不满意,我会承担全部责任,如果能侥幸通过,让我保住性命,请允许臣退休回家,给真正有能力的人让路,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希望能够得到恩准。

    看到侄子这样的觉悟,王政君感慨万分啊,不是我们非要逼你接受封赏,只是你的道德光芒太盛,上至诸侯百官,下到儒生贩夫走卒,你不接受封赏,大家都不答应啊。罢了,还是给群臣下诏吧,现在正是制作礼乐的关键时期,很多事情都需要安汉公来做,暂时就不要打扰他了,等事情做完了,你们再研究研究,看看怎么给安汉公赏赐九种礼器(就是俗称的加九锡)。

    太皇太后旨义一下,百官纷纷响应,他们再次上书。

    自古明君纳贤士,重重奖励有才人,德高者权威高,功大者赏赐多,现在我大汉内部和谐、制度完善、邻里友好、百姓安居,时时出现吉兆,处处都显太平。历代帝王伟业没有赶得上尧舜的,太皇太后赶上了;自古忠臣,丰功没有配得上伊尹周公的,宰衡配上了。值此太平盛世,明君能臣之际,我们拟定了赏赐九锡的方案,请太皇太后批准。

    王政君准了。待一切准备妥当,也选择好了时机,太皇太后坐在前殿,请安汉公上殿。

    王政君用命令的语气说道,你离我近点,我有话对你说。以前你侍奉成帝十六年,是进计献策,忠心耿耿,是你建议严惩定陵侯淳于长,这才让jian邪得以制止,罪恶得到惩罚。之后你升做大司马,坐上了更高的位置,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哀帝继位以后,骄横的妃妾想窃取太皇太后的尊号,佞臣想趁机混乱朝纲,是你亲自弹劾高昌侯董宏的不法行为,让朝臣重新认识到了规矩。

    后来你因病辞职回府,又被jian臣陷害回到封地,好在哀帝及时醒悟,把你重新召回了长安,到他病重的时候,还没有忘记你,重新给你安排了职位。他病逝的那天晚上,正是我大汉黑暗的一晚,皇位没有继承人,朝中又有jian臣当道,没有办法之下我召你入宫,你当天就罢斥了高安侯董贤,片刻之间就稳定了朝纲,让大汉皇位稳定过渡。

    在你辅佐我的这五年里,人间有道、天地有序、四方归顺、吉兆频频,普天之下寄托于你一人之身,你官居宰衡,名正言顺。现在赐九锡与你,让你荣耀祖宗,这等好事快快受领吧。

    太皇太后仪式搞的隆重,言辞恳切,王莽实在不敢推脱,就磕头拜谢,接受了九锡之赐。这差不多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至高荣誉了,相应配套的赏赐待遇,更是高高高高高规格。看到偶像终于得到了应有的荣耀,王莽的粉丝陈崇更进一步上书,以后安汉公祭祀祖先出城的时候,城门校尉应该及时跟进,入城有保护,出城有跟随,这是对国家的尊重。粉丝的奏章得到批准。

    就在王莽被加九锡那年的秋天,他的女儿王皇后似乎怀孕了,朝廷上下都很高兴,王莽就下令开通了一条路,这条路从杜陵开始,横穿终南山,终点在汉中,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子午道,我们会在久远的将来提到它。

    让我们把话题转回,大家应该还记得,之前王莽派出了八个使者,去各地考察民俗民情,现在这八个人早就回来了,他们向朝廷禀报,说天下安定,百姓乐业。为了表示所说属实,他们还伪造了各郡国的民歌民谣,具体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对朝廷对安汉公歌功颂德的。

    王莽这次没有谦虚,把这些上奏朝廷,让朝廷记录在册,让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汉朝市场上物价稳定,老百姓和和气气没有纠纷,城内没有盗贼,城外没有饥民,民风良好,路不拾遗。

    王莽环顾四周,北方匈奴听话了,东方也有小国来归顺,南方的也平定了,对了,只有西方还没有对朝廷有所表示。没关系,这这正是机会嘛,王莽采取了老套路,他派人给西部塞外的羌人送去金银财宝,条件就是,要他们献出自己的土地名誉权,表示归顺汉朝。

    使者散尽钱财之后,底气十足的回到了京城向朝廷报告,说羌人首领良愿和其他部落,大概有一万两千多人,他们都愿意做大汉的臣民,愿意献出他们的海域盐池,还有他们平坦的土地和美丽的草原,他们自己要迁到更边缘的险要之处,守卫大汉朝。我当时很奇怪,就问良愿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说,太皇太后圣明,安汉公仁义,天下太平五谷丰登,有的禾苗长到一丈多长,有的一个谷杆上结出三个谷穗,有的土地甚至不用播种,就能长出庄稼,反正类似的详兆还有很多很多。这几年以来,羌人过的很快乐,他们觉得都是托太皇太后和安汉公的福,所以愿意归顺朝廷。

    朝廷把这个事情交给加了九锡的王莽处理,王莽思考了良久,这几年在太皇太后的领导下,确实是详兆频繁,现在我大汉有东海郡南海郡和北海郡,还缺了一个西海郡,就把羌人献出的土地改作西海郡吧。

    还有,以前天下本来是分成十二州的,后来定为九州,现在大汉疆土广阔,分成九州已经不合适了,还是重新划分成十二州,再重新确定十二州的边界和名称吧。

    奏章通过了,因为新增了一个西海郡,需要人口去充实,所以朝廷新增加了五十条法规,违法的人就去西海郡流放吧。可能是法规涉及面太广,被流放的人一下子就上了万,民间已经有人开始抱怨了。

    有人抱怨归有人抱怨,这一点都没有影响到王莽的人气,有人就给朝廷上书,周成王小的时候,就是周公代理朝政,现在皇帝年纪小,很多事情都是安汉公处理的,就让安汉公名正言顺的代行天子之职吧,大家一致拥护这个说法。

    那年冬天,天象异常,火星划过月亮的背面。不久以后,汉平帝生病了,还很严重,王莽就向上天写信替皇帝祈福,希望能让汉平帝早日康复。他在信中写到,如果该着皇帝命短,王莽愿意用自己的性命交换,而后把书信放到前殿保管,嘱咐大臣们不要讲出去。

    老天没有给王莽面子,到了十二月,汉平帝还是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