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无法改变的抉择
新人求点击,收藏,推荐 无论如何,唐琪回来了,完好无损的回来了,老太太真情流露,哭的一塌糊涂。 老爷算是找了一个台阶,他就势出了屋门,然后,出府访友去了。唐信夫妇赶了过来,现在不是埋怨儿子的时候,老太太在这里,谁都惹不起,只能上前先嘘寒问暖一番再说。 唐大少爷暂时算安定下来,现在,武状元不要紧,其实不去上任谁也不会说什么,谁也没有规定武状元不许参加文科举世士,家人最担心的还是,唐大少爷要去上任。 老太太心疼孙子,她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露出的口气也很明白,她不希望唐琪去赴任,而唐信夫妇更不必说,这个小小的守备官还是不去的好,过两年,等这件事淡下去,他们希望儿子继续去考文科进士。 而唐琪要做的是让家人理解他,他需要支持,在这个宗族社会时代,一个强大的家族支持太重要了。他需要去上任,但家庭内部的压力太大,所有的人都在反对。老爷子这几天一直没有给过他好脸色,不过,唐琪不介意,因为他知道,自己最终会达成目的。 十来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唐大少爷一直嚷嚷着要去上任,理由很简单,他要为国效力。而家人始终是在劝阻,劝显然有些无效,唐大少爷坚持要去舟山,老爷子置之不理,唐信由于一直生病又不理事,这让整个唐府这短时间一直不得安宁。 这件事就这样一直僵持,某日早晨,唐老爷子照旧早早的起身,在院中溜达一圈后,老爷子按照习惯性的开始习字了。 今天,唐琪的请安来的很早,看到孙子进来请安,唐老爷子根本理都不理会他。唐琪照旧是跪在书房中,而老爷子依旧平静如水的在继续写自己的字。 唐琪不说话,直挺挺的跪着,老爷子不开口,表面看着毫无波澜。写是写,可是写的什么别人无法看到,唐汝进自己最清楚,他的心乱了。那一惯形如流水的字变的异常僵硬,墨水点点滴滴,这张纸上的字其实已经乱的一塌糊涂,只是别人看不到罢了。 老爷子刚性一生,不畏惧任何人(当然,不包括老婆。),但这个唯一的嫡孙现在让他产生了深深的无奈感。那身材,那面容,那种不妥协的刚性与执拗与他是如此相似,唐汝进非常清楚,这个唯一的嫡孙很难搞定。 一老一少就这样僵持,唐琪不说话,唐老爷子其实只是做个样子,他也写不下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唐琪终于开口了:“祖父...孙儿知道...您对孙儿失望了!可是...祖父,不知祖父您想过没有,孙儿就是考中了文科的举人,甚至中了一甲,那又有什么用!需要多少年才能熬出头,才能显赫朝堂!多少年才会有话语权?您...熬了一辈子,也刚性了一辈子!您不明白吗?那些根深蒂固的东西,谁能够改变它们?!” 唐汝进没有说话,他的手分明在微微的颤抖,孙子的话显然已经触到了他的痛处。 “需要多少年?才能为国家,才能为百姓做些实事?孙儿熬不起!也不想这样去熬这种无用的资历!孙儿要去舟山赴任,要让浙军昔日的荣光重新在那里崛起!孙儿要让那里的军队成为大明,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孙儿要成为这个世界上不可战胜的统帅!孙儿要让那些敢于侵略我们华夏的敌人在我的脚下颤抖!” 依旧没有开口,但唐汝进的脸色很不好,他的嘴角微微的抽动了几下。 唐琪在等待,他的话不可谓不具有煽动性。 很久很久...显然,他失望了,唐琪打动不了这个固执的老爷子。 “孙儿已经决定了,就要去舟山了!您老人家与祖母身体一向康健,孙儿没什么担心的,可父亲的病一直不见好转,这让孙儿一直在忧心,家中事物有祖父在,其实都没有任何问题!孙儿去了...请您老人家谅解孙儿,孙儿不孝......” 终归无法打动这个执拗的老人,唐琪无可奈何,现在,他没有了别的选择,时不待我,那个重任他必须去承担了。 恭恭敬的行了别礼,唐琪缓缓起身,他想继续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他终究没有说出口。 唐琪落寂的身影慢慢出了书房,一直在僵立的唐汝进最终还是动了真情,孙子最终还是要走了,他那看向孙子背影的眼中分明带着不舍,而且还有那一丝丝的期待。 “去吧!去吧!翅膀硬了总要飞,这个天下还是有了乱象,也许会是一个好的结果!”扔掉手中的笔,唐汝进喃喃自语,孙子的话未尝没有道理,迈上文官那条道路,真的有那么好? 崇祯七年六月二十六,在这炎热无比的季节,唐琪开始与家人告别。 唐琪已经提前在杭州布政使司与都指挥使司分别办理了相关文书,他带着不舍开始与家人依依惜别。老太太的脸色比几日前好了很多,她已经默许了孙子的选择,其实,老爷子何尝不是默许了,他只是放不开那个被孙子刺痛的心罢了!唐琪母亲顾氏的泪水终于落了下来,唐信静静的看着健硕高大的儿子,他上前拍着那厚重的肩膀,儿子已经长大了! 带着家人不舍的目光,就要走出那熟悉无比的大门了,唐琪的脚步越来越慢,他有些突兀的再次回过身,冲回了后宅。 这间书房他进入过无数次,在这个老人还没有如此苍老的时候,是他看着那个娃娃蹒跚学步、牙牙学语,是他手把手教他识字,是他带着慈祥的微笑倾听他背诵那些荟萃人口的诗篇...... 他每一次小小的成功,每一次微末的进步都会得到这个老人的鼓励,但现在,他却要让这个老人失望了! 唐琪没有进屋,他跪在了书房门前: “祖父...孙儿记得您的教诲!还记得小时候您教给孙儿的那首诗...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