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麦迪,命运的2个版本
(文|莱昂[关注TA的布啦]) [3@G体育专稿,任何媒体和个人转载请注明出处。] 曾经读到过这样的一段报道:1996年夏日的雨后,费城马里昂中学体育馆。这是一场马里昂中学与它的劲敌蒙特基督学院的一场友谊赛,“杰瑞,那个孩子就是科比,防守他的是蒙特基督学院的主力后卫,他也是科比的好朋友!”湖人经理韦斯特顺着埃迪-琼斯所指的方向他看到一个瘦高的男孩,他正在试图突破对手的防守,他的对手很强,第一次突破科比没有成功,球险些被断掉,但他依然没有退缩,第二次他用了一组漂亮的胯下运球摆脱了对手的防守攻击得手。这场比赛科比得到38分,12个篮板。他的那个蒙特基督学院的好朋友也得到35分,但胜利者是科比,他在比赛的最后5秒钟,底线突破,篮下一个漂亮的反手上篮使比分定格在98比96,马里昂中学两分险胜。坐在场边的湖人经理直到比赛结束才站起身看了一眼身边的琼斯,轻轻的说“埃迪,我可以和科比谈谈吗?”“当然可以,我没有说错吧,他是个天才”琼斯兴奋的说。“也许吧,尽管他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对了,防守科比的那个孩子叫什么?”韦斯特的声音依然很轻。“我和他不熟,好像叫特雷西.麦迪吧!” 我不知道那算不算是这两个被称作天才之间生命中的第一次交集,并没有什么史料记载着两人是如何认识并成为朋友的,同是高中生进入联盟,我相信年龄仅差一岁的两个年轻人之间一定会有许多共同语言:朋友,跑车,音乐,生活。他们就那样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哥们。科比曾经带他去了洛杉矶那个有个标准篮球场的豪宅后院,他们什么也不说,用决斗的方式,大汗淋漓的战斗了一夜。我们无从描述那场决斗真实的情形,但是我们都能在脑海中描绘出那样一副画面,灯光下,只有他们两个人,脱光了上衣,在连续鏖战4个小时后,科比在麦迪头上完成了一个漂亮的后仰跳投,而麦迪把手中的篮球狠狠砸向地面,盯着科比:再来。 “你们不要总盯着我,我告诉你们,有个家伙很厉害,他就是特雷西-麦克格雷迪。”在某次采访中科比是这样介绍他的好朋友的。彼时两人都还不是球队的当家,一个在表哥的阴影下郁郁不得志,一个小心的生活在鲨鱼的身边。如果说高中的相见是他们的第一次交集的话,那么阿迪达斯让他们的生命完成了第二次交集。 在麦迪之前,科比是阿迪当之无愧的一哥,从EQT到THEKOBE,阿迪为科比倾尽全力。然而2001年阿迪达斯为麦迪推出了首款个人签名鞋,因销量出奇之好而T-Mac系列逐渐成为阿迪主打头牌,那一年麦迪转会至魔术完成了自己生命中的飞跃,他不但成为赛场上的球队灵魂,更成为场下球迷们追逐的目标.在各个国家,喜欢麦迪的孩子们都以拥有一双T-MAC为荣。 . 而同年,科比的“面包鞋”虽然概念超前,可是过于前卫的造型让THEKOBEII沦为打折货,而随后科比与阿迪解约,麦迪成为科比之后奥迪力捧的一号当家。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两个人成为联盟一线巨星,被人们不断的拿出来比较,身体,速度,长相,气质,得分能力,当然,还有性格。如果你看了老罗在海淀的演讲一定会记住这句话: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麦迪从来都不是偏执狂,在舅妈和外婆身边长大的南瓜头并不是那种时时处处都要分个胜负的人,比起球场,他更重视家人,朋友,他甚至会在比赛打到一半突然回家看老婆生孩子。虽然“天煞孤星”这个词实在过于悲催,可是对于这个重视家庭的男人来说,成长的经历让麦迪更趋于理性与现实,他不会像科比那样不顾一切的训练,不顾一切的比赛。“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在科比与麦迪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一个生命里只有篮球,对胜利有着近乎病态的渴望,他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击败任何人,而另一个则显得不那么善于与命运作战,或者说总是被命运捉弄着。现如今的斯台普斯中心并不是从前科比家的后院,那些只属于麦迪和科比青葱岁月的洛杉矶夏日午后,他们曾经惺惺相惜,他们也暗自较劲。只是命运安排两人走上了两条不同的路。 . 不知道两个曾经的好友是否还会像以前一样无话不说,球迷们唯有从半场结束时你拍拍我,我拍拍你的温馨画面中找寻一下美丽的过往。整个第四节,麦迪披着毛巾坐在场边,抿着嘴,对他而言,比赛在第三节被换下之后,就已经结束了。2010年11月17日,当麦迪首次身披活塞球衣对阵湖人的科比时:麦迪3分,科比33分。6年前,2004年3月15日,科比VS麦迪,38分对37分。2002年12月15日,21分对21分。2002年11月27日,38分对38分。2002年1月30日,23分对22分 这是那种你在比赛结束后特别希望看到类似“查理退伍后回到怀俄明老家,他和凯西结婚并育有三子,89岁时在自己的农场里平静地离世”那种字幕的故事,因为你太关心故事人物往后的命运。可惜,你看不到这样的字幕。因为谁也不知道他们后面的故事会怎样。曾经是“天才”的两个版本,现在是“命运”的两个版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