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袁术反复
对于华雄的论断,他帐下众人自是恭维之,同样其之左右诸将也随之大笑,附和华雄道:“文贼、孙贼、袁贼,智浅识陋,又哪里能有相国高明?” 正说话间,外边有人急匆匆进来。『≤,华雄看去,见是他军中的文史,遂问道:“何事如此慌乱?” 那文吏惊慌道:“都督听说了么?王匡把胡毋班、吴修、王瑰等人给杀了!”这三人却是被董卓派往河内劝降的存在,皆是当下之名士也。 华雄稍有惊讶:“杀了?” 那文吏言道:“正是啊!听说是袁绍下的令。” 华雄心道:“这必是胡毋班等人劝降不成,故而被杀。……这王匡倒也真能下得去手,吴修、王瑰几个倒也罢了,那胡毋班可是他妹夫,他竟也说杀就杀了。”嘿然说道,“王公节可真是袁本初的一条忠狗啊!”他向来对胡毋班这等士人没甚兴趣,听了这个消息,也就是随口了一句评价,便不再当回事儿,说道,“相国在河南早有部署,既然王公节不肯投降,那他就等死便是。……诸君,兵贵神,趁此文、孙、袁诸贼中计之时,我等兵父城去也!” 而此时的鲁阳城中。 袁术尽管高傲,可他也知董卓兵精,曹cao在袁绍一党中是少有的经历过战争、有过军功的人,——尽管曹cao的军功更多是由“镀金”而得来的,可也是军功,然而在上次与董卓部将徐荣的一战中,曹cao却几乎全军覆灭,仅以身逃,当时风传曹cao战死,袁术还“幸灾乐祸”地专门遣人去洛阳,给留在洛阳的曹cao小妻卞氏送了个信儿,虽然最后证明这只是谣言,曹cao没有战死。可由此却也可见董卓部曲将士的善战,与袁绍、袁术这些贵族子弟、士族清流相比,两边在军事能力上根本无可比性,所以。在知道了胡轸部五千步骑出关南下,似是欲击鲁阳之后,他表面上看似胜券在握,可实际上却很是忐忑,——要不然他也不会同意和文丑、孙坚订约互助。 从获知胡轸部继续南下。抵至梁县日起,他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询问这股董军的动向。一天不止问一次,多的时候,一天能问个十几次,早晨睁开眼,第一件事是问这个,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件事还是问这个,甚至有时夜半醒来,还不忘召人进来。披衣细问。 派去阳翟的使者走了两天,这一日,袁术接到军报。“禀将军,董军过了梁县,沿汝水东去了。” 袁术狐疑道:“……,沿汝水东去了?” 探马确定道:“是。” 鲁阳在梁县的东北边,这股董军过了梁县后,却往东去,这是什么意思?袁术心念急转,令道:“召诸将来。” 张勋、桥蕤、雷簿、陈兰、杨弘、黄猗等等诸文武臣属。以及袁术的从弟袁胤很快来到。 袁术说道:“刚接的军报,说胡轸部五千步骑过了梁县,沿汝水东去了。” 诸将闻之,俱皆愕然。 袁术问道:“卿等以为他们这是何意?” 杨弘说道:“如是来攻我鲁阳。不该沿汝水东去啊。沿汝水东去,那是郏县、父城。” 黄猗说道:“莫非胡轸部此次所欲击者不是我鲁阳,而其实是颍川?”诸将面面相觑。 大家鼓足了劲儿,要在鲁阳和董军打上一仗,结果董军却往颍川去了,看架势是要进击郏县或父城。此事若真,固然是可以松一口气,可对敢战之士来讲,却未免亦有点惘然如失之感。 张勋狐疑说道:“看之前董军的种种态势,分明是要来击我鲁阳的,却怎么转脸去了颍川?莫非这是、这是……,声东击西?” 袁术说道:“管他是不是声东击西,今既其沿汝水东去,卿等以为我军该怎么做才是最好?” 张勋说道:“将军与文武猛、孙侯订约,如董军击我,则文武猛、孙侯兵来助,如董军击颍川,则将军兵去助。既然董军似是要击父城或郏县,以末将之见,当下之时,我军当立刻再遣使去阳翟,与文武猛、孙坚商议联兵事。” 袁术听他这么说,瞧了他一眼,不置可否,转眼看向桥蕤等人,问道:“卿等以为呢?” 桥蕤知袁术心思,袁术衔恨文丑、孙坚久矣,如果董军真是去攻颍川的话,他又怎肯遣兵相助?因而,他反对张勋的意见,说道:“文武猛、孙侯两部兵马合计有数万之众,五千董军何足其定也?以末将之见,将军根本就不必兵去助。” 张勋蹙眉说道:“可将军与文武猛、孙侯有约……。” 桥蕤打断了他的话,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 张勋眉头皱的更紧,言道:“但是,将军前两天才刚遣使去阳翟,与文武猛、孙侯议他两人兵来助我鲁阳之事,今一知董军似是欲击父城或郏县,便要舍弃盟约,事如传出,似有不妥,恐会遭人非议啊。” 桥蕤说道:“‘权变’二字,张君岂不闻乎?君子当知权识变,岂可拘泥不化?” 张勋还想再说,桥蕤不等他话音出口,又说道:“前些日从洛阳传来消息,说董卓已经拜了刘表为荆州刺史,此事,我等皆知。刘表一旦到了荆州,必将会不利於将军的大计。而今董卓似是无意来攻我,这是好事,将军正可腾出手来,趁刘表尚未到任的机会先做谋划,以为来日能将荆州控入手中。张君啊,我且问你,你觉得是这件事重要,还是援助文武猛、孙侯重要?”这却是说的,他们谋取荆州之事。 张勋答道:“自是此事重要。” 桥蕤笑道:“那不就得了。” 张勋无奈,只得不再多说。袁术这时开口,他先环顾了下诸将,然后徐徐说道:“卿等以为桥卿所言如何?” 诸人皆道:“桥校尉所言甚是,正当如此。” 袁术定音道:“好,那就按桥卿此议行事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