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诛明在线阅读 - 第四十七章 送女归家 路有白骨

第四十七章 送女归家 路有白骨

    “这都是你的功劳,现在贼兵已经被剿灭,不用担心危险,老汉会把你做的事到处说说,给你扬名,你既然学武,有些名气才好。“

    第二天一早那骑士告辞离开,向伯却不急着休息,颇为兴奋的和朱达说了几句。

    学武的出路或者是官军或者是江湖,不管那一条,如果能早些扬名,总会走得顺利些,如果到处传扬你勇悍强壮,记在相关人等心中,招募录取总归会有个方便在。

    “师父,你去大柜那边报信,是说那河边贼兵是你自己杀的吗?”看到向伯点头,朱达又问道:“盐栈大柜那边会不会守密,这件事会不会到处乱说。”

    “大柜那边口风很紧,不然也做不了这么大的生意。”

    “师父,贼兵首领还没抓住,消息万一传出去肯定会有风险,那大柜再怎么保密,如果是徒儿杀贼的消息说过去,大家都觉得新奇,保不齐就会乱说,到时候会惹祸上身,师父,咱们现在还不能有任何的大意。“朱达说得慎重。

    向伯琢磨片刻,摇头笑着说道:“你说的有道理,那就不说了,咱俩这师徒倒过来才对,我一个五六十岁的老汉,还不如你想得周到。”

    这几天向伯也是连轴转下来的,吃过早饭就要去休息,临睡前对朱达和周青云说道:“你们准备准备,明天把那个丫头送回家去,耽误了这么久,那丫头家里父母不知道着急成什么样子。”

    听到这个,不光是周青云兴奋,连朱达都有些激动,在这十二年的人生中,他还没出过远门,能去那繁华的郑家集,看看白堡村之外的天地,这可是大好事,何况昨夜自己还想过这个。

    中午回家做饭时候,朱达特意和女童秦琴说了,秦琴早晨又因为想家哭了一场,听到这个立刻高兴的拍手,要说这秦琴的确是古怪精灵,高兴过后居然又是擦起眼泪来,朱王氏连忙过来安慰询问,只听女童抽泣说道:”叔叔婶子和哥哥对我这么好,我都舍不得走了。“

    “那就不走了。”朱达笑着说道。

    话音未落,秦琴立刻瞪大了眼睛说道:“舍得,舍得,没什么舍不得的!”

    敢情这女孩在那里装哭,这等装大人孩子气的狡黠让众人都是忍不住笑,女童秦琴满脸通红的低下头,怎么也不敢抬头。

    下午向伯醒来后直接去了李总旗家,两人聊过,晚上值夜却不用三十个人,只留下了十个人,其他人回去休息,这个决定让村民们欢欣鼓舞,虽说巡夜值守是关乎自家安危的事,但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辛苦难熬也是实在的,何况这些日子一直没什么事,大家都已经懈怠,李总旗这么顺应民意,大家当然乐得从命。

    村里去过郑家集的人不多,向伯恰好是一位,从白堡村去郑家集不是随随便便就去的,来回将近三十几里路,要在外面过夜,对这个时代的平民百姓来说可是大事,从朱达那边知道出行安排后,他的父母虽然担心却也无可奈何,现在他们当真是管不了朱达了。

    一早起来,朱达就在整理行装,清点要携带的东西,他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兴奋,居然和个真正没出过远门的少年一样,早晨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等出门的时候,母亲朱王氏却红了眼睛,虽然和女童相处没几天,可她对这个古怪精灵的小女孩很喜欢,就这么分开还真舍不得,秦琴也做出一副恋恋不舍的表情,不过朱达一看就看出来是假装的,只能苦笑着假装看不见。

    朱达和周青云背着包袱,而向伯背着竹筐,筐里放着一些干粮行李,不过这筐主要用来装秦琴,女童虽然能走几步,却不能指望长途跋涉,还要人来背着,朱达和周青云依旧拿着木枪和弓箭,匕首随身佩戴,只有向伯自己带着刀,别看是一老三少,凭他们的武力,完全可以自保。

    去往郑家集的路是沿河向南十里,然后渡河再向西走五里左右就会到达,只是这条路不怎么好走,沿河的路不是官道,而是人踩马踏出来的小道,坑洼崎岖,路中还有杂草,走着走着甚至要分辨下才能找到路。

    “现在年景不好,除了货郎摊贩会到处窜窜,村里各处都很少外出,连带着河边来的人也少,这路一年到头估摸着都没多少人走。”向伯边走边说,一方面是排解行路的枯燥无聊,另一方面则是给朱达他们讲解传授,这些见闻看似浅显,可知道的人很少。

    至于为什么不走官道,向伯也有解释,走官道要绕远,更有一点,筐里的女童秦琴不好解释,如果被什么人盯上总归麻烦,过了夏米河之后再上官道,遇到麻烦的可能会少一点。

    朱达听得很仔细,他对道路两边观察的很仔细,心里印证着向伯的话,还有那二十余年的回忆,当年他也曾路过这边。

    离开白堡村几里地之后,路愈发难走不说,周围看着还有些荒凉,虽然也有收割后的田地,可看着明显不如村子附近的整齐,按照向伯所说要再走半个时辰才能看到另一个村子。

    “师父,这边靠着夏米河这么近,怎么不多开些水浇地,多收成难道不好吗?”朱达忍不住发问。

    周青云满脸懵懂,此时筐口没有盖蒙布,女童秦琴也好奇的探头,他们都不知道朱达问的是什么。

    向伯瞥了朱达一眼,摇头苦笑着说道:“谁不知道水浇地收成好,可哪有那么多人开荒耕种,家家就这么点人,话说回来,你要是开垦成熟地了,难道又能赚到便宜,不是租子要加,就是被人夺了去,一来二去的,谁还会花费这个力气。”

    军户只有长子能继承家业,这就导致家里人丁始终不会多,没有人力就谈不上开荒耕种,加上这水浇地的熟地是上好田产,军户小民根本没可能保住,自己能想到的,肯定也有人想到,但试过之后没有意义甚至吃亏,自然就会放弃了。

    看看不怎么整齐的田垄,一看就是年久失修的引水沟渠,再想想这禁锢积极性的军户屯田体制,朱达只能想到“落后”两个字。

    再向前走不几步,一直在筐里探头探脑到处乱看的秦琴尖叫了声,直接缩了回去,她这动静把几人吓了一跳,向前看去,发现干草丛中有一具尸体。

    刚看到的时候,朱达还以为是那贼兵的尸体被人捞上来了,走近后才发现不是,这尸体看着颇为恐怖,但还是能看出死了有段时日,更不要说距离河边有个几十步。

    朱达和周青云如临大敌,向伯倒是无所谓的样子,还解释了几句:“如果在白堡村周围,一有尸首,肯定会报官,至不济也会就地埋了,可这边是两个村的交界,麻烦谁也不愿意管,就变成这样子了,没什么稀罕的。”

    说到这里,向伯叹了口气感慨说道:“都说世道太平,只不过是圈在一处不知道外面,看着无事就觉得太平,我出去运盐来回,也就是十几二十里路,这等尸体总是能看得到,各村盐贩坐商在外面行走,隔几个月就能听到遇事遭难的,要是太平,怎么会死这么多人。”

    即便是听不懂的人,也能听得出向伯语气里的凝重,大家沉默着向前走了段,又探头出来的秦琴突然喊道:”北边又有烟冒出来了。“

    “看来鞑子又在北边活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打进来,你们说这是太平吗?“向伯闷声说道。

    没等朱达和周青云接话,秦琴脆生生的回答说道:”我爹说就算鞑子破口进来也不用怕,他们就是为了抢东西,到时候能进城的进城,躲进山的躲进山,鞑子在咱们大明呆不久,早晚都要走,等走了再回来就好。“

    众人都是愣住,向伯和朱达都是哑然失笑,这秦秀才的话也没说错,不过被小女孩用稚嫩的语气说出,有趣又可爱,只有边上的周青云挠头弄不懂大家说什么,为什么笑,很是苦恼模样。

    “朱达,我从前听人说,咱们大同的读书人要么就是死读书的酸子,要么就是能当军师的厉害角色,这丫头的爹搞不好就是厉害的。”秦琴的插话让向伯心情大好,笑着打趣。

    “师父说的没错,能教出这么聪明的女儿,当爹的肯定也差不了。”朱达笑着附和说道。

    朱达倒是挺想见见这秦琴的父亲,在这个时代,能把女儿教成这个样子的人物肯定不简单,最起码会很有趣,走着想着,思绪却飘散开来,他知道这是嘉靖年间,可当年从没认真学过历史,对这个时代发生了什么根本没有任何印象。

    “似乎挺太平的”刚有这个念头就被自己否掉,似乎是看什么戏说的影视才有这个印象,这可做不得准。

    “未卜先知”指望不上了,谁能想到会有今天,要知道有今日,当年在学校和社会上又怎么会懈怠放松,只会抓紧时间学习和自强。

    事到如今,只能抓住自己能抓住的,当年的技能和见识还是记得不少,在这个时代还要努力的习练自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走着走着,朱达的步伐变得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