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言情小说 - 辣妻驾到在线阅读 - 第二十九章 怪症(二)

第二十九章 怪症(二)

      吕雯梅看到他手臂上留有两排很深的齿痕,齿痕处结有血痂,蓦地惊觉,急问:“是我咬了你?一定很痛吧?”

      萧怿倏地抽回手,微笑道:“已经不痛了。”

      吕雯梅流泪道:“我这是怎么了?我到底得了什么病?你告诉我,你告诉我好不好?”

      萧怿听了心酸难受,柔声安慰道:“那个太医不会看病,我会再让别的太医给你看看,你先安心休息,别胡思乱想,你的病会治好的。”他怕她再追问,起身向惠儿、斐烟道:“你们把她照看好。”二女齐声答应。萧怿走到她们身旁,悄声道:“你们别把刚才发生的事告诉她。”二女点点头,萧怿又向吕雯梅瞧了一眼,出了殿。

      他想到再传别的太医需请示了父皇才可以,就匆忙赶到了政务殿。

      萧翁业还在批奏章,见他回来,问道:“她的病可好点了?”

      萧怿轻轻摇摇头道:“没有,儿臣想另传太医给她疹治。”

      萧翁业凝视他片刻,无奈道:“那你去传吧。”

      萧怿出殿寻了一个做杂役的小黄门,让他把太医院里今日当值的太医都传到朝霞台去,然后自行返回朝霞台。

      吕雯梅已坐起身来,见萧怿又回来了,有点意外:“殿下。”

      萧怿快步走过去:“你咋起来了?”

      “我躺累了,就起来了。”

      “我去传太医了,他们待会就会过来。”

      吕雯梅眼神有点惊慌:“又传太医了?”

      萧怿轻轻拍拍她的背:“别怕。你得的只是寻常小病,很快就会好的。”

      吕雯梅有些不信,不过还是心安了点,问道:“皇上生我的气没?”

      萧怿宽怀道:“没有。我父皇还让我给你传太医呢。”

      吕雯梅心下一宽,缓缓舒了口气。

      萧怿问:“你现在感觉可好点了?”

      吕雯梅“嗯”了一声。

      萧怿又问:“你渴么?想不想喝水?”

      “我刚刚喝过,不喝了。你现在没事啊?”

      萧怿一笑:“没事,就在这儿陪陪你。”

      吕雯梅露出一缕甜笑,靠在他肩上闭上了眼睛,萧怿伸臂搂住了她腰身。

      正沉默间,惠儿引着五位太医走了进来,向萧怿行了一礼。

      萧怿松开吕雯梅,起身道:“你们给这位姑娘好好瞧瞧,看究竟得的是何病?”

      五位太医答应了,分别为吕雯梅看病,又问她病况。

      吕雯梅道:“前一个太医说我是伤热,给我开了清热祛火的药,可我服药后却感到烦燥气闷,还摔了东西,不知是怎么回事。”

      萧怿闻言,知道吕雯梅已知情了,向惠儿、斐烟看去,她们只摇摇头,想是吕雯梅自己记起来了,并不是两个侍女告诉她的。萧怿等五位太医给吕雯梅看完病,问道:“你们看出她的病因否?”

      五位太医面面相觑,脸上均有疑难之色。为首的是太医令陆逸夫,他欠身答道:“这位姑娘的脉象时缓时急,很不稳定,病情实在有些古怪,还请殿下恕微臣医术不及。”

      另外四位太医亦欠身道:“请殿下恕微臣医术不及。”

      萧怿大感气恼,厉声质问:“你们这些太医是怎么当的?连她得的是何病都不知道。”

      五位太医俯伏于地,不敢作声。

      吕雯梅郁然道:“你别责怪他们,我的病既古怪,别人自是治不了的,你让他们走吧。”

      萧怿不满地瞪了他们一眼,摆摆手叫他们出去了。他拉住吕雯梅的手,语气坚定:“你放心,我一定会把你的病治好。”吕雯梅惆怅不语。萧怿自忖:雯梅何以会突然得病,且病情还如此怪异,竟连太医都瞧不出她得的是何病,难道她吃了不该吃的东西?便问她。

      吕雯梅想了想,道:“没有啊。我的饮食都是这儿膳房里做的,且我每次用膳时,惠儿和斐烟都要先尝过后才给我吃,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萧怿暗想:这可奇怪了,到底是何原因让雯梅生得病?思索片刻,猛然记起一个人来,不觉脱口道:“是她,一定是她了。”

      吕雯梅不知他在说谁,问:“什么?”

      萧怿不答,只道:“我去找她。”

      吕雯梅不明就里:他这是要去找谁?

      天已向晚,落日余辉渐渐隐退。夜,悄然袭来。

      萧怿匆匆赶到瑶芳阁时,抬头见二层阁中透出灯光,琴声和着明珠的歌声从阁里传出,只听她唱道: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厥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①

      明珠歌声娇柔婉转,曲调却悲凉哀伤,听之令人伤感欲落泪。

      萧怿听了也不免心里发酸,在庭院里立了片刻,才到阁上去。

      明珠听得有人上来,转头一看,竟是萧怿。她缓缓站起身,竟欢喜得忘了行礼:“太子殿下。”

      萧怿犹豫一瞬,沉声道:“我有一事要问你,请你老实回答。”他盯着她双眼,“那日吕姑娘来看你,她喝了你的茶,我想知道茶里是否下了药?”

      明珠初时还以为萧怿是来看望自己的,原来只是为吕雯梅的事而来,空欢喜一场。她听他问起,忙道:“没有,我没有下药。她病得很重么?”

      萧怿不答她话,道:“可为何给她看过病的太医们都说她的病情古怪,不知病因?”

      明珠诧异:“她的病古怪?可是我给她喝的那盏茶,我先喝了一口才给她喝的,我喝了并无事,可她怎会……我去看看她。”

      萧怿拦住她,悒快不乐地道:“难道你去了,她的病就会好?”

      明珠微微一怔,望着他无言以对。

      萧怿打量了她片刻,冷然道:“你以后不要再去朝霞台,把你自己管好就行了。”说完离开。

      明珠见他走了,怅然若失,怔怔流下泪来。

      萧泽虽觉明珠有嫌疑,却无法断定就是她害的吕雯梅。而吕雯梅到底患的是何病,找谁才能把吕雯梅的病治好,还不得而知。他彷徨半晌,觉现在再去朝霞台也不济事,便回东宫了。

      秋枫递上茶来,见萧怿愁眉不展,关切地问:“殿下何事不愉?”

      萧怿只叹口气,并不言语。

      秋枫更感奇怪,温婉道:“殿下可是遇到难事了?不防说给奴婢听听,或许奴婢可帮得上忙。”她跟了萧怿几年,对他的性子已然了解,一看他神色,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萧怿脸上忧愁之色更重:“吕姑娘病重了,我已让太医院的几名太医给她治病,他们却不知她的病症,好生奇怪。”

      秋枫惊讶不已:“有这等事?那她现在如何了?”

      萧怿沉吟道:“现在倒是好点了,但她可能还会犯病。”

      秋枫不解其意:“犯病?”

      萧怿不想说吕雯梅摔东西之类的,只道:“她犯病时心烦难受,今天昏迷过一次。”

      秋枫更感讶异:“还昏迷了,这便如何是好?”

      萧怿愁苦地道:“我就是正为这事犯愁呢。”

      秋枫宽慰道:“殿下先别急,想想办法再说。”

      萧怿想说:“想办法,可又能想到什么办法呢?”见秋枫凝神思索,这话倒不便出口了,也低头想起来。

      秋枫思忖片刻,道:“奴婢倒想出一个办法来,只是不知使不使得。”

      萧怿眼里放光,喜道:“你快说。”

      秋枫低声道:“宫里的太医都治不了吕姑娘的病,不如殿下派人到宫外另请高明之士给吕姑娘治病。”

      萧怿双手一拍,赞许地看了她一眼:“咦,我怎就没想到呢?”他唇边露出笑意,“经你一说,我倒记起一个人来,他可能会把吕姑娘的病治好。”

      秋枫惊喜:“真的?”

      萧怿道:“我明天就去找他,你现在去趟朝霞台,看看吕姑娘。”

      秋枫应了“诺。”去了朝霞台。

      轻纱罗帐后,吕雯梅斜倚在榻上闭目养神。闻得有人进来,缓缓睁开眼睛,见来人是秋枫,有些意外,直起身来:“秋枫姑娘。”

      秋枫行礼:“殿下不放心姑娘,让奴婢前来探视。”

      吕雯梅客气道:“我现今尚无名份,秋枫姑娘无需行礼。”

      秋枫恭谨道:“姑娘虽还无名份,但毕竟是殿下看好的人,礼数自然不能少。”

      吕雯梅不置可否,默然片刻,说道:“我现在挺好的,请你代我谢过太子,并向他问安。”

      秋枫答应了,正要告辞,却听斐烟的声音在身后道:“秋枫jiejie你来了。”秋枫回身,亲切地拉住她的手,“meimei。”

      斐烟一脸喜色,道:“jiejie可好?meimei很想你。”

      秋枫亦欢喜:“我也挺想你的,近日你还好吧?”

      “挺好的,早就习惯了。”

      吕雯梅见她二人执手相语,也感高兴:“你们有段时间不见面了,坐下好好聊聊吧。”

      秋枫含笑欠欠身:“多谢姑娘好意。只是殿下那边还等着奴婢回话呢,就不多留了,奴婢告退。”

      吕雯梅便道:“斐烟,你去送送秋枫姑娘。”

      斐烟高兴地答应一声,同秋枫出了殿。

      吕雯梅心中烦忧:“太子是挺关心我,可我得了不明之症,只怕是……”

      惠儿也感不安,还是宽慰道:“小姐别忧心,想必殿下会有办法的。”

      吕雯梅忧心忡忡:“我这病要是好不了,只怕会拖累他。”

      惠儿柔声劝道:“小姐快别这么说,保重身体要紧。”

      吕雯梅苦笑一声:“保重身体?现在我连自己得的是什么病都不知道,如何保重身体?”

      惠儿更感烦恼,想安慰她,却不知说啥好,低头想了想,道:“小姐生病的事要不要告诉老爷和夫人?”

      吕雯梅忙道:“不要,别告诉他们,不然他们会担心我。”

      惠儿想想也是,便答应了。

      ①此处出自《诗经》中《子衿》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