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三大忌!
龙首宫。 梁九功从大明宫回来后,穿过御林军防御层,再穿过三位供奉把守之外殿,启开封龙石,穿过狭长的密道后,来到了密室外间。 习惯的走到了唯一一个与外界相通的一个狭窄镂口处,看了眼镂口下空空如也的御桌,梁九功微微一怔,白眉轻挑。 这里,是黑冰台主人柴玉关,寻日里送入密折的地方。 当然,也不是每日都送。 有时若无大事发生,隔三差五的送一遭也是有的。 可是,以梁九功多年的宫廷生涯经验,他今日分明能感受到宫里的异常和凝重。 莫非,这些都没被柴玉关那厮看在眼里? 想起柴玉关的傲慢,梁九功摇头一笑,却也不再理会。 他和柴玉关是两条线上的人,互不统属。 他心里清楚,同为太上皇夹袋里的人,他和柴玉关两人的分量,不一定谁轻谁重。 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梁九功,自然不会去挑柴玉关的刺。 既然他柴某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往里面送折子。 那么不送就是,日后太上皇问起来,自有柴玉关来应对。 而且,应该确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念及此,梁九功转身进了内间…… 太上皇赢玄依旧负手而立于那副前,凝神观摩,好似那副图中,有无尽奥妙一般。 对梁九功的回来,不闻不问。 至于外面的事,似乎也没有什么在意的。 江山,始终都在他的掌控下。 梁九功也不敢打扰,轻轻的从一张黄梨木御桌上,拿起空了的紫衫壶,准备到外面取地下泉水,在泥炉上,烘一壶清茗备着。 不过,在他即将出门的时候,忽然传来太上皇的声音: “梁九功,朕已经到了最后的玄关处,要闭死关以顿悟最后的玄妙。 不知具体要多久,许是一刹那,许是三五日,皆有可能。 你把守在外间,若无天惊之事,绝不可以轻易相扰。 这些年,国事耽搁了朕太多的精力,以至于区区一个武宗,就困扰了朕数十年。 这一次,朕绝不再分心。 一定要堂堂正正的,打败他……” “上皇放心,老奴遵旨…… 上皇,老奴冒死多一句嘴:上皇多年来,困于旧事久久难平,遂成心魔。 这才困于武宗之前,难以克服…… 其实大可不必。 上皇的一切所为,皆非为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大秦的江山社稷。 那人……他也心知肚明,不曾有分毫怨愤。 上皇又何须自责……” 密室内静了静,过了半晌,梁九功的额上已经见汗,才听到太上皇幽幽的声音: “朕知道了,出去吧。” …… “臣等参见皇太后!” 武英殿,隆正帝引领宗室诸王与重臣们,于大殿门口,恭迎皇太后。 皇太后面色淡漠,点了点头后,在诸多昭容宫女并太监的陪侍下,进了殿内。 “太后,您怎么来了?” 隆正帝一边随行,一边面带恭敬,微微躬身对皇太后道。 皇太后闻言顿住脚,转过头,眼神清冷的看着隆正帝,道:“本宫听闻,皇帝带着重臣,在武英殿里围攻你十四弟,还任人欺辱他,所以本宫来看看。”凌厉的眼神扫过后面的贾环。 隆正帝闻言面色一滞,脸色有些难看起来,正要解释两句,可他身后的忠顺王赢遈,却忽然跪倒在地,嚎啕大哭起来,哭道:“母后哇,您可终于来了!您要是再不来,他们就要废了儿臣,要杀了儿臣啊!” 皇太后闻言,面色再变,看向隆正帝的眼神愈发森然。 隆正帝虽然是她的长子,可自落草那天起,就被抱给了孝懿仁皇后。 两人虽为母子,但感情淡漠之极。 更兼隆正心性孤拐,心思阴缜,远不如幼子赢遈乖巧懂事。 因此,对于这个长子,皇太后心里根本没几分喜爱。 再到后来,隆正帝“偷取”了忠顺王赢遈的皇位,皇太后心里,就只有厌恶了…… 此刻看到赢遈近五十岁的人,竟被逼到这个地步,她如何不心疼,如何不恼怒! 然而,没等她发作,旁边那个让她极其厌恶的人,开口说话了:“不知太后,是从何处得知臣等在攻歼忠顺王?” 皇太后愈发凌厉的眼神,一下就看了过来,她看着贾环那张让她心怒的脸,沉声道:“怎地,您们敢做,还不敢当着本宫承认吗?” 贾环笑了笑,在其他人或担忧,或讥笑的眼神中,淡淡的道:“臣的意思是,太后可还记得,立在大明宫前的那块石碑上所书的内容?” “轰!” 此言一出,当真如同晴天惊雷一般,炸响在武英殿中。 别说当事人皇太后的面色先“唰”的一下惨白,继而铁青,就连隆正帝和其他重臣及宗室诸王,都被震的目瞪口呆,不敢置信的看着作死小能人贾老三…… 一些理论上的东西,哪里就能运用于现实啊。 “好!好!果真是皇帝的好臣子。 本宫早就听闻,宁国侯慢怠嫡母,不知孝道为何物。 今日一见,果然见面更胜闻名! 本宫关心爱子,也有违朝纲耶?” 皇太后当年的杏眼,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变成了如今的三角眼,眼中寒芒大盛,看着贾环的眼神,当真是杀气凛然。 先扣一顶不孝的大帽子,接下来,自有的是法子收拾他! 贾环却呵呵一笑,躬身道:“太后,臣是否孝道有失,今日之后,太后自可命人前去查探。 若当真如此,我贾环甘愿受戮。 至于太后关爱爱子,自然也无可厚非。 但是现在,还请太后告之,太后您,是如何得知这武英殿中发生之事的。 太后,相比于大秦的江山社稷而言,微臣之事,实在微不足道。” 然而,皇太后城府心性极深,她能从普通一宫女,一直升到四妃之位,最后更是荣升为皇后、太后。 权谋心术之深,又岂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 她根本不接贾环这一茬,只是揪着一个“孝”字不放,甚至根本不理会贾环之言,她看着隆正帝寒声道:“皇帝,这就是你教出的好臣子? 是谁在背后给他撑腰,让他敢如此肆无忌惮的冲撞本宫? 本宫倒是不知道,这大秦,是否还是上皇所御之,以孝为本的天下?” 隆正帝闻此诛心之言,心中一紧,忙躬身请罪,言道不敢。 不过,没等皇太后再相逼,贾环插口道:“皇太后所言极是,我大秦,的确是以孝治天下。 只是,孝,也要分为大孝和小孝。 陛下乃天子,对天子而言,唯有以太祖高皇帝、太上皇所立下的祖制规矩,和这大秦的江山社稷为重,方为大孝。 余者,皆为小孝! 太后,臣再次斗胆,请太后明言,太后身在后宫,是如何得知前朝武英殿之政事的?” “大胆!贾环,你敢凌逼太后,犯上作乱,罪当诛除九族!” 见皇太后被贾环的一番话顶在原地,面色阴沉难看,下不了台,其身后的大太监莫为广大感“主忧臣辱”,上前一步,指着贾环厉声喝道。
然而,他话音刚落,眼前就没了贾环的身影。 他做梦都想不到,贾环敢当着皇太后和隆正帝的面动手,因此,周身没有半点防御。 待他回过神时,只觉胸口被一巨锤轰中,人便吐血飞起,而后重重摔落在地。 “本侯身为国朝一等侯,太上皇钦赐凤翅金冠,斗牛公服,可于门下知政。 也是你一个内廷阉庶敢斥责威胁的?找死!” 贾环满脸暴戾之气,看着倒在地上,身受重创,费力挣扎也挣扎不起的莫为广,怒斥道。 眼中的杀意浓厚,一点不作假。 这一副做派,却让众人愈发震惊,太后的脸色都变白了。 不过,她的心性,又怎会被这种事吓倒。 宫廷之中,从来没少过血腥和人命。 她绝对不信,贾环敢动她半根指头。 因此,她便更加愤怒了! 只是,没等她再出言相逼,隆正帝就满脸暴怒的对贾环吼道:“放肆!敢在太后面前动手,还不跪下!” 声音如雷,震荡殿中,倒是将皇太后的话堵在了口中。 贾环没有丝毫犹豫,跪在当庭。 只是,却依旧没有放弃他的观点,贾环转头对李光地道:“李相,此事绝非小子不知死活,不顾家族安危,肆意妄为。 我大秦祖制,后宫不得干政,阉庶不得干政,军方不得干政! 此乃保我大秦千秋万代、万世不移基业之金玉良制也! 小子虽不学无术,却也知道,自古而降,亡国之兆,皆从此三者起。 三者不乱,则天下再乱也有限度。 故,此为大秦立国之根本也。 小子虽年幼无知,却深以为然,时刻念于心。 可是今日,陛下与李相等重臣于武英殿闭门议事,朝会未毕,而后宫已然侦知。 此必是有心人安插耳目于此殿,时刻传递之故。 此乃大忌之一。 太后本为后宫之主,当为后宫宫妃表率。 然而,太后侦知前朝不算,更亲自身临武英殿,诘问当朝天子,干预朝政! 此乃大忌之二也。 我贾家世代簪缨,满门忠烈,一门二公。 贾家男儿自先祖以降,泰半亡于国事。 纵然小子不肖,难及先祖分毫,然亦是九死一生于疆场,为国征战流血。 莫为广,太后身边一阉庶尔,却敢于陛下面前,并诸位国朝重臣面前,威胁诛贾家九族满门! 此为太监乱政之兆,乃大忌之三也! 李相,小子人微言轻,生死事小,而大秦国统朝纲为大。 陛下至孝,难言慈圣。 然李相为两国朝元勋,太上亦尊。 此时此刻,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此乱国之行吗?” 此言一出,满朝震动。 李光地更是面色激荡,一双老眼死死的看着贾环。 浑浊的眼中,眼神是那样的深不可测。 然而贾环,却看出了李光地眼神中表达的意思: 小赤佬,你娘希匹! 这种好事,你拉上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