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军工帝国在线阅读 - 第二卷 第五章 车床

第二卷 第五章 车床

    孙承宗发威果然非同凡响,东林党的言官们立马集体收声,连弹劾奏折都不敢写了。钱谦益纵有千般算计也只能偃旗息鼓等待下次机会了,他要是还敢撺掇这些人去闹事,估计倒霉的就是他了。

    言官们一退,各部工作马上恢复正常,户部的来道宗立马开始拨付银两,工部的毕懋康也马上开始组织人手修建军工厂,礼部的徐光启也记起了自己还是帝师,终于敢进皇宫了。

    军工厂的建设终于开始了,按原定的规划,首先要修建一个小高炉,先炼几炉上好的低碳钢再说。不管是枪管还是钻头、刀具,都需要钢材,没钢材什么都造不了,所以必须把小高炉建起来。

    小高炉费不了多少时间,也用不了多少人,主要的人员还是用来修建厂房的。在规划里面,首先修建的是机加工车间,因为现在除了钻床已经‘研制’出来了,其他床子还在朱慈炅的脑海里装着呢,连个模型都没有。所以必须尽快将机加工车间建起来,全力研制其他机床。不然,等军工厂建好了还只有一台钻床,根本就造不成燧发枪。

    这个研制其实就是朱慈炅将脑海里的机床图纸用引导的方式教给徐光启他们,朱慈炅首先教的是车床。这车床有个外号叫“工业母机”,为什么这么叫呢?因为这车床其实兼具很多机床的功能,只要有一台车床,就能慢慢做出其他机床,就像母亲生小孩一样。而且车床的精度越高,加工出来的机床精度就越高。

    车床其实也不复杂,将钻床左右两边互换一下基本上就差不多了。也就是说钻床是钻头转而零件不动,车床是零件转而车刀不动。当然,要让零件转起来不掉,还要有一个圆柱形的夹具,将零件牢牢夹住。还有,车床一般都是能自动进刀的,这个也不难,只要在齿条上加一个活塞带动的小齿轮就行了。

    朱慈炅将思路整理了一下,尽量将车床和钻床的共同点找出来,然后才开始教授一众亲信。

    徐光启他们果然一听就懂,有一台现成的钻床在那里摆着呢,就将左右两边调换一下,然后再加两个零件谁不会啊!

    机加工车间不是一两天就能建好的,为了节省时间,朱慈炅决定还是先在乾清宫的偏殿里做个车床模型出来,先车个木头什么的试试,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等车床定型了,直接就在工部其他作坊开始加工零件,这样机加工车间一建好,马上就可以组装正式的车床了。有了车床,其他机床很快就能造出来。

    徐光启他们想的办法更快,反正钻床他们已经摸熟了,有没有模型都无所谓了,干脆在钻床模型的基础上改一下,这样光加工夹具和小齿轮就行了。

    朱慈炅自然是没什么意见,只要他们能把这些机床吃透就行,至于怎么做,他不会过多的干涉,他巴不得这些人多开动脑筋呢。

    车床模型很快就做好了,徐光启他们见识了神奇的自动进刀,无不目瞪口呆,在纯手工加工的时代,这种半自动的机械简直颠覆的他们的认知,原来加工东西还可以这么玩!人根本就不用动,把零件夹上去调准位置,然后一按开关,机床就自动开始加工了!

    虽然是第一次做车床,但前面已经有钻床模型打底了,而且用的大部分都是原来钻床的零件,所以机床模型的加工效果很好,车出来的木头气缸不管是内壁还是外延都比手工加工的光滑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可是个了不得的进步,内壁光滑了,密封性能就加强了,密封性一加强,活塞的力就更大了,动作也更平稳了,机床的精度也会随之提高。加上外壁也车了一圈,整个气缸看上去才真正像是个正规的产品,不像手工加工出来的,那粗糙的外观,怎么看都不像是高科技产品。

    看到车床的神奇之处后徐光启等人的热情更高了,不用朱慈炅催促,他们都一门心思就扑在新车床上,吃透原理以后就开始不断的改进,不到两个月时间车床就基本定型了。等机加工车间建好,车床和钻床的零件就已经全部加工出来了。

    第一台车床和第一台钻床组装调试完毕以后,徐光启他们兴奋的都忘乎所以了,竟然邀请朱慈炅去军工厂为机床第一次正式生产按动开机按钮!

    如果是在现代,一国元首出门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古代就不一样了,皇上出宫光护卫就得上万人,其他太监、宫女、随行官员不知道多少。

    虽然麻烦,朱慈炅还是想出宫去看看,他来明朝这么久了,就连外面的平民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这个样子,以后怎么能治理好国家。

    他原以为孙承宗和信王朱由检会反对,就算不反对也会劝阻一下,没想到他把出宫的想法一说,那两人一点反对的意思都没有。孙承宗还在继续批阅奏折,朱由检倒是回了一句,但不是劝阻的,而是让他通知骆养性,安排好一路的护卫。

    也不怪他们两个没什么反应,明朝的皇帝爱出宫是有遗传的,他这到京城里面逛逛还是好的,很多皇帝都爱到蒙古草原去逛逛,结果逛着逛着就有两个回不来了!

    既然没什么人反对,朱慈炅自然是欣然答应前往了。

    第二天辰时,刚下早朝,朱慈炅匆匆的换了一身轻便的龙袍,便迫不及待的拉着秦明月出发了。虽然他没叫什么官员随行,但那场面还是骇人之极:

    整个队伍怕不有两三里厂,前面是五千锦衣卫开道,后面是五千神机营殿后,中间宫女太监一排又一排的都不知道有多少。自西长安街到王恭厂沿路排满了锦衣卫,真可谓旌旗如云,遮天蔽日。

    朱慈炅坐在队伍正中间三十二个太监抬的龙辇上,头顶是巨大的华盖,后面站着秦明月和曹化淳两大高手,龙辇左右还有信王朱由检、太傅孙承宗、忠贞侯秦良玉、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打马相随,那架势,不用贴通告,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是皇上出巡了。

    这下可不得了了,整个京城都炸锅了,所有人都拼命的向站满锦衣卫的街道赶去,要是能一睹皇上的龙颜,这辈子就有吹嘘的资本了。

    朱慈炅看着道路两旁跪了一地的平民百姓,心里那个自豪啊,到现在他才真切的体会到古代皇帝的尊贵。这些可都是他的子民啊,正所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就算道路两旁密密麻麻都跪满了人,最多也就十来万,这场面已经壮观无比了。整个大明朝可是有将近两亿人口,两亿子民啊!他就是这两亿子民的共主!

    明朝的皇帝还是比较亲民的,并没有清朝那种平民在皇帝面前只能趴着,不能冒犯龙颜的臭规矩。所以道路两边的平民都直挺挺的跪在那里,伸长脖子仰望着他们的皇上,嘴里好像还在赞叹什么。

    朱慈炅很想听听他们的赞美之词,奈何刚开始一段是西长安街,这街道有点宽,那些百姓又不敢高声喧哗,所以他一直听不清他们在赞叹什么。

    待走过西长安街,道路就开始变窄了,朱慈炅终于听见百姓对他的赞叹了,基本上都是同一句话:“哇,皇上好可爱哦!”

    原来这些老百姓‘赞美’的是这个!朱慈炅顿时满脸黑线,后面的秦明月却是忍不住掩嘴娇笑起来。

    呃,好吧,一个六岁的小正太穿着个龙袍正正经经的坐在龙辇上,的确蛮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