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轮回之帝国历史在线阅读 - 第三百四十一章 藩属之事(下)

第三百四十一章 藩属之事(下)

    假如一个地方或者国家,它的每一个国王即位,都要请另一个国家敕书册封,甚至是大印也要请另一个国家来赐予,这个国家在后世,大约也只能称之为后者的附属国。

    可后者又毫不贪图附属国的土地和财富,这就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决不是什么所谓宗主国和殖民地的关系。

    但这种奇特的现象,恰恰就是汉以后,所有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与藩属之间常常发生的事。

    这种关系的形成,其实是建立在其中一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所有方面绝对超然的基础上。因为只有超然,才会不屑一顾。这也是过去的士大夫在与藩国交往中,始终有种天朝上国心态的最重要原因。

    故此,在景炎十八年之前的磋商期间,无论那些贡使是直接探询、还是旁敲侧击的打听,宋帝国礼部的官员都断然否认,大宋对他们那些蛮荒之地具有野心。

    但礼部的官员们并不知道,某人却并不介意将有些地方纳入大宋的版图。因为在了解点历史的他看来:既然那些地方可以在以后被并入别人的版图,它当然也可以成为大宋的一部分。只不过他还明白,眼下并不是做这种事的时候罢了。

    陈宜中在赵与珞开口后,又接着说道:“赵相所言极是,礼部以为,朝廷过去的朝贡之制,颇有些靡费。藩国来使,也并非没有贪图朝廷赏赐之意。所以,今后可以保留朝见,贡赐则可以取消。”

    朝廷的大佬们均点头。因为这在过去,有些藩国年年都前来进贡,甚至一年两贡,每次朝廷都要颁赐,而且沿途的官员还要接待和保护;这是怕把贡物丢了,回头要担责任。实在是不胜其烦,以至于朝廷后来不得不对有些藩国规定:两年一贡或三年一贡。

    陈宜中对这些情况真的非常了解,所以他并不反对取消什么“上贡”。

    “如果朝廷准许互市,就可以让他们在民间自行购买所需之物。如此,于民于朝廷均为有利。”

    听了老陈所言,工部的王德也开口说道:“陈相所言极是,如此确为良策。”

    东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看了看陆秀夫:“老师,既然陈相和礼部已经和各藩国商定了互市的条款,朕觉得朝廷可以先拿出一点诚意。”

    陆秀夫眼中有光一闪,立刻心领神会。

    “陛下的意思,是否由朝廷出资,向这些藩国订购一些稻米?”

    东点了点头:“是的,朝廷在战时期间,掌握的存粮没有多,只有不足。而且今后,一旦大宋境内出现饥荒,这还可以成为一种定例,以解朝廷之需。”

    这个生意一旦做成,宋钱算是在周边彻底撒出去了,所谓的宋元经济圈也就建立起来了。

    他接着说道:“这事就让礼部来办。”

    未来大宋还真需要设一个商部,以后国家之间的交易并不会少。

    陈宜中顿时回应:“礼部自当谨遵圣意,以尽职责。”

    随后他再度说道:“藩属之事,相关内容俱已在文稿中。礼部近来还一直在与琉球使者接洽,其中的一些事,礼部尚不能决,还请官家示下。”

    ……

    我们说,自景炎十七年上半年某人前往建康之后,就在当年的下半年,流求又有人运来了两船稻米。不过让他们意外的是,他们不仅被引见给了朝廷官员,而且被告知:“鉴于尔等心向大宋,朝廷特旨,每船稻米送你等铁器五百。”

    当然,官员随后也暗示他们:“朝廷既然有如此恩典,你们就理应派人前去广州朝贡谢恩,之后少不得还有其它好处。”

    于是,在这些人回去之后,流求不仅又送来一船粮食,派来了姓尚、姓蔡两位贡使,而且用另一艘船载了千斤硫磺作为贡物。

    自此,这件事就转到礼部这里。

    陈宜中曾亲自见了这两人,他也不愧为老江湖,很快就从这些人的语调、语音中察觉出,他们基本上就是过去大宋沿海之人,否则也不可能行船跑那么远。

    只不过当他把这件事上陈后没多久,某人就把他召进宫里,和陆秀夫一起商议了此事,并定下相关之事的原则。

    “既然流求现为我华夏之民所居,其理应从此为我大宋之地。故流求不应视之为朝廷的海外藩属,而应将其等同于如今的东宁,即朝廷在海外的拓土。”

    “礼部可以谕示来人,只要流求自认大宋之民,作为对他们在海外拓土的表彰,朝廷不仅不会向他们征税,并且还可以帮他们在当地开府、设县,并授予他们选出的首领为流求节度、县令等相应官职,朝廷赐予相应的官服和印信。”

    ……

    东对流求的重视,其实主要是因为东边的那个岛国,因为原本的历史上从元末、明初开始,所谓的倭寇就已经在袭扰东南沿海地区。而流求因靠近日本,更容易了解他们的动向。所以,流求不仅曾向明廷示警,而且还侧击过倭寇,抢回一些被倭寇掠夺的沿海人口并归还给明朝。

    由此已经可以看出,拥有流求,对遏制那个岛国扩张的野心,是非常重要的。

    东其实很明白,用不了很长时间,流求就会处于哪个岛国的威胁之下。他更认为,明代因受元朝征日失败的影响,始终没有主动出击,这是非常失算的一招。如果当初他们能够充分利用流求和明王朝关系紧密这个条件,以流求为基地出击那个岛国,东南地区的倭患绝对不至于猖獗到那个程度。

    因此他首先确立大宋对流求的所有权,其次提供农具推进它的开发,使之与大宋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在原先的历史上,尽管流求和大明的关系不同一般,但在所谓的朝贡制度下,双方经济上的联系其实非常弱。

    至少在东看来,于这个时代,使流求成为大宋的海外粮食产地,就并不是多难的一件事。

    此外,这时候的流求刚开发,还没有形成什么三国,所以东决定,现在就将哪里的治理框架定下来,免得以后再出现内耗。

    说实话,假如对方不接受“流求是大宋之地”这个最重要的前提,某人并不介意直接派水师将它占领。

    对于某人的野心,陈宜中是很明白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事一旦成功,“开疆拓土”的功劳就全算到礼部的头上了。所以陈宜中在和流求来人商议时,也鼓起如簧之舌,极尽诱惑之事。

    事实上,流求的所谓贡使前来朝贡,除了对故土的某种感情,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求得某种依靠和治权的确认。毕竟流求与倭国离得很近,存在现实的威胁。而且节度使的官衔对这时候的他们来说,已经很大了。

    不过他们也提出了另外三个要求(注):

    一、请朝廷派出使节到流求授印。

    二、允许官宦子女到朝廷太学里学习。

    三、请朝廷多赐予一些铁器。

    陈宜中所说的未决之事,就是这三点。

    派使节到流求,并不是没有一点风险,万一对方翻脸,使臣的性命顿时堪忧。

    此外,让他们的子弟、甚至是女子来太学读书原本倒也没有什么。但现在学子入太学都要经过考试,流求子弟不试而入,这就在天下人面前有点说不过去。

    至于铁器,此时正处于朝廷严禁外流出之列,这就要某人来开金口了。

    陈宜中其实很明白,流求的使节之所以请求朝廷派出使臣授印,也是为了镇服当地之人,省得有人提出疑义。如果礼部因有风险就不派人前往,在朝廷的众人面前就真的太示弱了,难免以后会被人诟病。

    所以当他讲完之后,仍然说道:“礼部可以派出使臣携带诏书前去流求,宣示朝廷的恩义。但这三件事都不是小事,仍需官家来示下。”

    东再度露出了笑意:“陈相和礼部的诸位爱卿公忠体国,这次均为朝廷立了一功。”

    “朕看这样,可以让兵部派出两艘战船送礼部的使节去流求授印,并宣读朝廷的诏书。此外,财部也应派人作为副使一同前往,除官员另行颁赏外,只要是在册流求之民,每人赐予一贯之钱,以示朝廷的恩义。”

    得,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是要替朝廷收买当地的人心。

    “至于他们提出的送子女来太学学习,……”

    他看了谢枋得一眼,老谢当场翻了翻白眼:“若是为了宣示朝廷的恩义,教部对此并无异议。”

    东立马客客气气地说道:“朕觉得,教部已定的规制,还是不要改了为好。陈相可以谕示他们,朝廷教部明年会选派老师前去流求设立学校,让孩子们在以后都可以上学。假如他们仍想直接来大宋读书,也不是不可以安排在广州的学校里入学,但要按教部的学制进行。礼部可以把如今朝廷在教化上的制度告知他们。”

    谢枋得这才点了点头。

    陈宜中也言道:“臣以为这样较妥。”

    某人接着言道:“至于铁器,朕当初和刘黼大人交代过,预先准备一万农具和五千炊具。如若一切商定,此次也可让使节前去按人、按户就地派发。”

    ……

    *********

    注:这三条都是当初流求王国曾向明廷提出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