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冷暖
玉妙第二天就去了书房去,桌子上书和笔都摆好了,表哥没有来,一定是没有时间。如果有时间,肯定会过来看一下的。 玉妙自己写了字,又念书,让若花坐在房里陪自己。休息的时候,若花就倒了茶来,笑道:“姑娘念书的声音越来越好听了。” 玉妙一笑道:“那你以后天天听我念书去。” 站在锦榻前的若花突然看了窗外,笑道:“姑娘你看,那是七老爷家的兰芳姑娘。” 玉妙也伸头在窗前看,果然院门外站了朱兰芳。今天是打扮了过来的,穿戴虽然没有了,却是涂了脂红粉白的,玉妙不禁一笑,一定要来自己试一试,而且今天表哥也不在。 朱喜朱禄在院门外,一齐拦住了朱兰芳,两个人都很客气,但说话不客气:“书房是重地,没有王爷的话,是不能乱进的。” 朱兰芳很难堪,脸涨红了,怎么就不能进了。在家里时,父亲的书房并没有什么玄妙。到底是天天关在家里的人,并没有什么见识。去年丢了信,说瑶池是jian细,这件事情也瞒得严紧,王府外的人并不知道。 玉妙可以看到朱兰芳脸上的红晕,也为她有些难为情。在玉妙的思绪里,认为她是应该有想到不能进的原因的。就象朱宣觉得玉妙应该认错一样。 每个人都是惯性用自己的思绪去思考事情,去想别人。 春暖从外面端了点心进来,朱兰芳看了一个丫头也能进去,越发觉得这人情也太酸辛。一时下不了台,不愿意就走,强笑道:“我只是想看一看沈姑娘,陪了她说说话。今天先生不是还没有来。” 朱喜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不开窍,想一想别人家的规矩没有王府里严谨。王府里的人哪一个在这种时候还要辩解。 就是姨娘生的两位姑娘,两个公子,不也是老侯爷,太夫人,王爷发了话,说一句就是一句,立即就执行。 除了我们姑娘才敢和王爷闹闹脾气,落落眼泪。王爷气消了一般也后悔。 朱喜和朱禄就只是陪笑,反正你是不能进。朱禄笑道:“天这么冷,还是请回去多休息吧。姑娘午睡起来,下午在太夫人房里会客。” 朱兰芳很是尴尬的走了,回到了为她们安排地住处那里,这是一处三间的房子,里面也一般家具齐全。 秦氏正坐在房里想了心事落泪,见她这么早就回来了,吃了一惊道:“怎么不在那里多说几句。天天去,总是能碰到王爷的。”总不能母女两个人都抛头露面去外书房里候朱宣,昨天去叩了头,那里等了一堆的人等着见。 还是在沈姑娘身边等着好说话,人也少。王爷这几天不来,过几天就是要来看看她的吧。不是听说很得宠。 朱兰芳心里一股子怨气,坐下来道:“不让进。守门的两个小厮,说书房是重地。不知道是什么重地。怎么京里的书房也成了重地,又不在这里会将军,商议打仗的事。” 秦氏想了一想,对女儿道:“会不会是沈姑娘不让进?”昨天她就拒绝了。 朱兰芳冷哼了一声:“肯定是她不让进。我看了她的丫头端了点心就能进,就我不能进去。守门的两个小厮,是王爷身边的有名的福禄寿喜中的两个,昨天有一个不是送了吃的玩的巴巴的去给沈姑娘。这些人还不是听沈姑娘的。真是的,还没有成亲呢,就这样巴结了。” 秦氏也觉得心酸,更要掉泪下来,何曾经过这种日子,悄悄用手拭了泪道:“求着人家呢。你也别这样说话,谁叫你没有许一门好亲呢。” 提到了这个,朱兰芳也哭了,道:“妈这是说话呢,这亲不是您和父亲订的吗。现在他们先说了退亲,以后我再订亲还不知道找谁呢。什么样的人也能说不要我。” 秦氏也哭了,哭了一会儿才勉强止住泪,坐了起来对了镜子收拾。朱兰芳看了母亲心里也有些后悔这样说话,就过来帮了母亲收拾。一边问道:“妈还要去舅舅家?” 秦氏在镜子点点头,眼前只有母女两人相依为命,王府里照顾得什么都好,一听说下了狱,就派了人三餐都有照应,可是在翻案这一点上,竟然是不帮忙的。 一出了事情,人人都怕牵到自己身上,这也是有的。秦氏对朱兰芳道:“虽然一向舅舅家不好,可是还是去一下吧,总是兄妹一场,也许会帮忙。” 王爷是尊卑关系,兄长总是兄妹情。朱兰芳也觉得有些不妥,对母亲轻声道:“如果舅舅肯帮忙,早就派人来了。” 一出了事情,未婚夫家帮着上门来退亲,舅舅家里居然只派了一个管家来看一看,人都没有过来。 秦氏苦笑一下,道:“现在要求着人呢,和以前不一样了,总不能一直在王府里住着,也不是事情。” 看了眼前的房子,太夫人在二门以内指了三间房子给母女两个人住,平时用饭用水是在王府的大灶上一起吃。 房子是整齐的很,比自己在家里的也差不了多少,可是这是下人房,秦氏是知道的,久与王府里亲戚来往,这个还是清楚的。 也说不出来什么,王府里照顾也很多。母女衣食现在都要在这里。 一下子遇到这样的转变,是谁也不能一下子适应。 从兄长家里出来,秦氏觉得眼前都是晃动的。刚才哥哥嫂嫂的话还在耳边,一直就不停地出现。 没有想到血源亲也这样的狠心,哥哥嫂嫂都是生意人,从来胆小怕事的那一种,一听到出了事情来找自己就吓得不行。 又百般的劝秦氏:“在王府里住着就很好,就是我接了你们母女两个人来,姑老爷案子上的事情我也帮不了忙。在王府里住着,天天就近见王爷,多求求他,总会有办法的。” 秦氏听得眼前发黑,我还没有说要过来借住呢,想想太夫人让人接了自己来,秦氏觉得这才有一点儿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