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上海新城
孙权接到战报,对于东吴的海上分舰队的损失,十分心疼。一只编制33艘舰船的分舰队,被倭寇打得只剩下了6艘,还有2艘严重受损,这倭寇也太厉害了吧。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面对同样的倭寇,大唐海军只出动了三艘铁甲船,就将倭寇打得落花流水。还击沉了5艘倭寇的战舰。 孙权充分意识到了武器科技的威力。他召集工部的官员,询问制造枪炮的可能性,得到的回答是造不了。不说他们连一只钢管都加工不了,就算是有这样的技术,原材料也没有地方去找,那都是大唐生产的。孙权深深后悔,当初要是下决心将诸葛均留在东吴,东吴今天肯定已经称霸天下了。 后悔是没有用的,只有向前看。他和大臣们研究,决定派出大批的青年到大唐学习科技,并且建立了自己的科学院,招揽重用东吴现有的科技人才,大幅提高工匠的待遇,尤其是政治上地位。 鲁肃派出凌统带队,到大唐学习铁甲船的cao控技术,准备接收了新船后,能尽快形成战斗力。 在位于倭奴国新京的皇宫里,海军大臣今村正雄跪在地上,惶恐地向高坐在御榻上的天皇汇报上海海战的情况。 倭奴国天皇身材高大,头戴面具,双拳紧握,恶狠狠地说道:“可恶的支那人,总有一天我要你们好看。”在他的旁边,坐着一个艳丽的女子,身穿着皇后服饰,面色苍白,眼神忧郁。如果诸葛均看到她,一定会惊得跳起来,她的长相和他的后世恋人高若依一模一样。 天皇对海军大臣今村正雄训斥了一阵后,责令科技大臣与他一起,加紧研究新式火炮,蒸汽机的研究也要抓紧。[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糖hua.]二人诺诺答应后,退了下去。 天皇眼神温柔地望着皇后,伸出了手。皇后犹豫了一下,将手伸给了他。两人向后面走去。 曹cao听说了上海海战的结果,同样受到了刺激,找到诸葛均要求订购8艘铁甲船。诸葛均接受了这个请求。 诸葛均之所以同意将铁甲船卖给曹cao和孙权,因为他觉得这样的铁甲船威力不够,又只能在近海活动,他对此是不满意的,他要建造大型的远洋战舰,使大唐海军具备远洋进攻的能力。 他亲自画出了一张图纸,这是一艘长达132米,使用六台蒸汽机作为动力的大型战舰,上面的前主炮口径达到155mm,全舰共安装了各种火炮54门,可进行远海作战,他称之为巡洋舰。 海军研究院根据国王的图纸,又进行了改进,最后设计的结果是:舰体长153.9米,舰宽15.6米,吃水4.9米,标准排水量5270吨,满载排水量7180吨,主辅机总功率34000匹马力,最高航速可达24节,续航能力1500海里,前主炮口径达到155mm,全舰共可安装了各种火炮64门。 上海海战后不久,这种巡洋舰就在上海造船厂开始建造。 为了远征倭寇的海岛,诸葛均计划一共要建造三艘这样的巡洋舰,再建造6艘较小的驱逐舰,2艘大型登陆舰,2艘补给舰。他认为这样就足够对付倭寇的了。就这样的计划,已经是大唐所能承受的极限了,这里说的极限,不是指大唐的财力,而是指技术力量,大唐没有这么多技术工人,只能在工作中慢慢培养。 为了尽快建设一支远洋海军,大唐调集了大批的人力物力,开进了上海。上海的造船厂、电厂、科研院所、住宅、军队营房、各种生活保障设施,如雨后春笋般迅速耸立起来。相关的人员也迅速达到了数万人,还在持续不断地增加着。 上海迅速发展成了一座城市。 鲁肃巡视部队,来到了上海附近的东吴驻军。诸葛瑾得到了消息,派甘宁亲自前去邀请他到上海做客,鲁肃也早想见到诸葛瑾了,欣然前往上海。 上海的城市规划,是诸葛均亲自制定的,完全带有现代的规划思想,给交通、广场、公园、绿化都留出了充分的空间。地下的排污设施也提前做好了布局。文化娱乐和各类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各种厂矿都安排到了市郊的工业区。上海以很高的起点,成为了现在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城市。 鲁肃进入上海,看到城市整齐的规划,宽广平坦的水泥马路,漂亮的住宅,优美的公园、绿地,齐全的公共设施,满街匆匆走过的忙碌的人群,恍然如梦:难道这就是以前杂草丛生的荒蛮之地? 鲁肃感叹道:“你们大唐真是令人不可思议,我今天又见证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诸葛瑾也充满敬佩地说道:“这都是陛下指引的结果,就是这座城市,也是他亲自规划的,真不知道他的脑袋是怎么长的,实在是令人万分佩服。” 鲁肃注意到,诸葛瑾现在称呼诸葛均,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称呼他“小均”了,而是称呼他为“陛下”,这时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鲁肃对于诸葛均也是十分的佩服,远的不说,就是这次,东吴水军被倭寇打得大败,而倭寇却被大唐的海军打得没有还手之力。这其间的差距就十分明显了。 鲁肃在上海连续逗留了5天,白天诸葛瑾陪着他到处参观,晚上就陪着他到新建的上海大世界游玩。 上海大世界是诸葛均仿照老上海大世界的样子修建的,除了禁止赌博之外,基本上复制了老上海大世界的一切。连著名的老歌“夜上海”都拿了过来。 结果,鲁肃也十分喜欢这个调调。临走时说到:“这里真是不错,可惜我是无福消受了。”诸葛瑾说到:“你要是喜欢,上海大高档别墅区,我就给你留一套,将来老了咱们一起做个伴儿。”鲁肃欣然接受了。 进入上海的工作和居住的人员,必须是上海现有的机构的请调人员,也就是说,现在上海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厂矿学校,需要增加人员,要向上海市移民局递交申请,进入上海的人员要出具原所在地单位和公安部门的证明,手续相当复杂。这样就保证了上海市人员的可靠性,减少了间谍人员进入上海市的机会。 进入上海市的一切人员和物资,全部从荆州水运到上海,不与周围的东吴任何机构和个人打交道。由于人口越来越多,蔬菜的供应成了问题。上海市政府专门在租界内开辟了一块土地,由一个专门的公司生产蔬菜,满足了城市的需求。 上海租界与东吴之间隔着三层铁丝网,上海人从来不越过铁丝网一步,当地东吴人也得到了官府的警告,不得越过铁丝网,否则后果自负。 有一天,在夜间,附近一个村子的孩子因为好奇,爬进了铁丝网内,结果踩响了地雷,一死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