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言情小说 - 家业在线阅读 - 第六十五章 远方的来信

第六十五章 远方的来信

    屁大点的地方,根本藏不住秘密,田家的墨出了问题,这个消息不消片刻,各家的墨坊便都收到消息了。

    一时间纷谈论纷纷,再加上田家一入行便咄咄逼人之势,因此,大多数均是看笑话的。

    晚间,吃过晚饭,贞娘惯常的要跟爷爷谈谈墨事,田家之事自便成了祖孙俩的话题。

    “这但凡刚入行的,就没有不交学费的,当初他们砍松的时候,我就说过,说不得最后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如今果然这样。”贞娘坐在一边,边整理资料边道。

    田家入行,因为有着罗家的底子,可以说是高调入行,又一举得到贡墨权,已乎是一步就跨进了如日中天的地步。

    但是它的根基是虚的,出问题是正常的,不出问题才是怪事。

    而这也是当日田家要砍松,贞娘并不阻止的另外一个原因,一个行人的行事手法是变不掉的,田家砍了这批松,又岂能让它烂着不用。

    再加上他们初入行,对墨业了解不深,自不会太清楚,原料的一点点出入都会使得整批墨功亏一篑,这就是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嗯,田家的事情不用管他们,咱们做好咱们自己的事情,如今再和墨虽然不错,但记住再和墨不是主流,李家松烟墨的优势咱们要保持,油烟墨要齐头并进。”李老掌柜道。

    “嗯,松烟墨的烟煤已经存的差不多了,入秋后会开始制墨。而油烟墨的配方,现在秦正带着几个师傅攻关。现在,干裂的问题已经找出来。再试过几次,油烟墨的配方就能定下,到了入秋,会制新配方的第一批墨。”贞娘道。

    李墨在北方易干裂的问题正是因为皂角的使用不当造成的,这个问题一解决,李氏油烟墨的品质就上去了。

    制墨一般分春秋两季,冬天,气候太冷,不易阴干。也易干裂,而夏天,天气太热却易**,所以,各家墨行制墨,多在春秋两季,而平常时候便是点烟储备材料。

    虽然贞娘手上有几个现成的油烟墨配方,但她不想现成的拿出来,一来。这些配方并不见得是最好的。二来,做为一个墨坊必须要有一种不断改良,不断创新的精神。

    而如果她就这么的拿了出来,反而会造成一种坐享其成。不思进取的心态,这是不可取的。

    “嗯,这就好。”李老掌柜点点头。又道:“对了。田家那边的事情还是要多关注一下。”

    “爷爷,那你说田家下一步会采取什么行动?”贞娘拿笔敲着鼻梁问。这是她前世的习惯。

    “女孩子家要有女孩子的样子,小心能后嫁不出去。”这时。吴氏过来给李老掌柜的披衣服,夜寒露重,老人家的身体受不得,此时见到贞娘这随意的动作,便没好气的拍了下她的手。

    “奶奶,我一辈子不嫁,就守着你。”贞娘放下笔,虽是说笑着,但还是听话的挺着背脊,规规矩矩的坐好。

    不为别的,入乡随俗啊。

    吴氏看着她那样子,心里就这一阵心疼,都是田家那破事闹的,想着叹了口气,转身去两个媳妇那边商量着,贞娘再过一年就要十六岁了,快十六岁的大姑娘,愣是没一个上门提亲的,这都什么事儿。

    吴氏离开了,贞娘帮李老掌柜的续了茶,祖孙俩继续聊着,只要聊着墨坊,两人就有说不完的话。

    任谁看到这祖孙俩投机的样子,都叹气,为什么贞娘不是个男孩子。

    不过,不管是李老掌柜还是贞娘,都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还能有什么行动?自然是只能重新再制一批呗,只是现在百年松难寻,要想重制还容易啊,最好的办法是再和一次。”李老掌柜的道。

    “爷爷是说,田家有可能会打我们李家再和墨墨方的主意?”贞娘问,这种事情,田家已经有前科。随后却又笑了:“墨方的主意他可打不到,再和墨的墨方是基于废墨的基础上调整的,并没有固定的墨方,哪有什么主意可打。”

    “那如果他请咱们李墨出手帮他们这批墨再和一次呢?”李老掌柜又道。

    听着自家爷爷这么说,贞娘觉得很有可能,在商言商的说,这笔生意可以接,毕竟没谁跟钱不去,更何况墨坊还未摆脱经营困局,仅仅一个再和墨,也只能说是拓展了一条渠道,但正如爷爷所说,再和墨不是主流,它只能改善一下墨坊的经营状况,却不足于带动整个墨坊的发展。

    要想发展,还得靠本来的松烟墨,以及正在开发的油烟墨,齐头并进,方是正道,而这些都离不开资金,所以能多赚点钱又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从感情上来说,贞娘又不能接受,毕竟田家为了那一批松材副李家如斯,而她相信,景东叔那一关更过不去。

    正思索间,这时院门被敲响了。

    “李贞娘家是在这里吗?”门外响起一个陌生的男生。

    “谁啊?这大晚上的?”赵氏从隔壁屋里出来,问道。

    “我是驿站的,有李贞娘的一封信。”外面的人道,赵氏这才开了门。

    贞娘在屋里听着却又奇怪,她的信?谁会给她来信啊?还是由驿站的人送来。想着,贞娘便起身出去。从那人手里接过信,一边赵氏送那人出门。

    贞娘折开信,厚厚的一叠子,直接看了信尾落款,不由的有些愣了,居然是罗文谦的信。再一细想,他离开徽州已经有半年了。

    想着,便细细看罗文谦的信。

    “……离开徽州已半年,如今已在关山万里之外,白山黑水之间,此间一路行来,虽历经万险,然却看到了天高海阔,尤记得少时祖父曾言,世间男儿行路当崎岖,当日懵懂无知,如今方知各个滋味……

    感慨良多,不复缀言,给李姑娘写信,只因近日遇一商人,偶得知徽州墨业格局,吾对徽州墨业虽不说洞悉万千,但亦能看通透一二,便将一些心得说于李姑娘分享。

    听悉如今徽州墨业,田家居首,田家根基浅薄,短期内不足为虑,然田本昌此人,吾跟他曾为好友,知其最擅长在于布局,遇事常以局中之人推动,他坐享余利。然他性子自视甚高,于细节处疏忽,常常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他相对,要着眼于细处。

    再说程家,程氏墨业处事四平八稳,虽稳建却常常错失许多机会,这便是程家多年来不能崛起之故,但厚积薄发,假以时日,程墨当为徽州墨业之首,所以,日后若于程家相对,要以奇取胜。

    而李氏墨业,却是吾最不看好,尤其听闻李九爷七老夫人相继出事,李姑娘出人意料的断承墨坊,吾观李姑娘自强自立,亦聪慧绝顶,然吾甚为担心的是,李姑娘虽得七老夫人留书继承墨坊,然于情理来说,以八房之女继承七房之产业,终归名不正言不顺,李姑娘须得慎之又慎之,然吾相信,李姑娘定能智珠在握。

    另外,令七祖母实是一精明至极之人物,其应当不至于看不出李姑娘继承墨坊的为难之处,所以,吾猜其或另有安排,因此,李姑娘若不慎处于极为难之境时,不防且抽身,静观其变为妙。

    此为吾一点不成熟的意见,李姑娘随意看看便罢。

    还有,若要发展墨业,仅拘于徽州一时一地是不行的,跑商压诈,墨之利润大多为跑商所获,因此,发展墨业,当走出徽州。

    好了,如此种种,皆吾肺腑之言,或交浅言深,然却是不吐不快的,亦是一个墨业过来人的展望。罗墨虽然在徽州消失了,然吾愿徽州墨业青泉永流。

    其余便不在多说,吾还得为归还李姑娘借助之银而努力做工……今生不知还能回徽州否。”

    看完罗文谦的信,贞娘心里是久久不能平复。

    没想到罗文谦眼光如此之毒辣,难怪以前,他自少年起,便撑起罗墨基业,如今经过一翻磨砾,眼界开阔,那眼光就更精准了。

    田家的布局,从争夺贡墨权开始便可见一斑,而此番,田本昌不正是因为细节处理不到位而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至于程家,如果亦如他言,在未来,陈家不正是徽墨之首吗?

    而自己的处境,又有谁能比自己更清楚呢?她当日本不想接这墨坊,只是形势所迫,再加上深悉自己若不接下这墨坊,墨坊必将四分五裂,最后更是落入外姓人之手,七房的婶娘们亦会处境艰难,李氏墨业烟消云散,成为李氏族人一大憾事。如此种种,再加上七祖母知遇之恩,她才硬着头皮接下墨坊。

    贞娘深思着,如果真处极为难之境时,抽身观望果然是良策,反正如今,经过她一方努力,李氏墨坊内或许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比起族谱所之情况,实在已经好太多了。

    应当不至于再坏到族谱中所述的情况。

    “谁的信?”这时,一边的赵氏问。

    “罗文谦罗公子的。”贞娘道。

    “他干嘛写信给你?”赵氏奇怪的问。

    “他离开徽州的时候我曾借了银子给他,他说他暂时还还不了。”贞娘道,至于墨业之事她不想让娘亲cao心。

    “哦,你倒是好心。”赵氏瞪了贞娘一眼,也不在多说。

    ps:感谢鸢羽之末,dayflower,lh512,不肯嫁春风的粉红票,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