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我们都是拼二代在线阅读 - 创业动员

创业动员

      这座小楼一至三层外墙装修一新。从远处看整体就像是直接画在这座楼下半部的一幅速写,镶嵌在二楼与三楼之间墙壁上的“林泰”两个大字就像是这幅简约作品的标题。一楼大厅进行过彻底改装以后,已经赋予新的功能。半边是玻璃格子的综合办公室,半边摆放着沙发茶几几盆花卉成为接到室,楼道就从中间穿过通向二楼。

      二楼的厨房餐厅依然保留着,只不过经过隔离处理,从外面看不出来。

      董四给自己预备的那间办公室改装成总经理办公室,原来为了方便将一大间分割成套间,现在又把中间的墙去掉了。除了办公台,茶几沙发之外,只预备了几处安放花盆的装置。

      紧挨着的另外一个办公室还是大办公室,都改成玻璃格挡。

      三楼原来是六个套间,现在改成10个小办公室和一个会议室。分别挂着不同的牌子,写着广告传播部、财务核算部、人力资源部、市场营销部、科研开发部、公共关系部、教育培训部、项目发展部、后勤保障部、基础建设部、会议室。与董氏集团相比少了一些奢华,多了一些活力。

      从设置上看,这就是一家有模有样的新创小公司。

      三楼的会议室有两间房子大小,呈正方形。一张椭圆形的大桌子占据了大部分的面积,周围摆放着20多把椅子,正面墙上有投影仪屏幕。

      走进会议室的时候,还能闻到新家具特有的那种味道。不过大家也在乎不了这些了,相反的是一种新奇的感觉让人莫名的兴奋。

      洪立帆说:“这才像创业的样子嘛。”

      林月娥挨个抚摸着桌子椅子,又拿起小喷壶给摆在会议桌上的几盆花喷水,脸上满是满足感。这些装修是他和陈泰军参与完成的,不过整体设计全是洪立帆的主意,包括外墙的装饰。她看不懂这样装修的意思,但感觉很大气。

      还有人没到,他们要等人到齐才开会。

      常卫民接到董四的电话,就动身往回赶,他说正好李市长去省上开会了,他可以请假早点走的,现在正在赶路。展大鹏也在古塘回城的路上。吕文兰、杨晓宁是下班以后直接过来的。梅春香带着包丽娜一起过来,包丽娜一直没走,她说:“都不想回京城了。”

      洪立帆说:“不要光说不练,你敢辞掉名记的身份出来跟我们一起打拼我才佩服你。”

      包丽娜撇着嘴说:“哪敢跟你比啊,你现在是亿万富姐,睡在那里也花不完的。”

      洪立帆说:“你要是敢辞职,我保证几年之内你也是亿万富姐。真的,不骗你,我的目标是年时间内们这些人成为罗通富豪排名最前的。”

      包丽娜说:“我预祝你们成功,但我不行,不敢面对这样的挑战。”

      张浩几乎天天过来看这边的装修进展,所以不感觉新奇,他懒洋洋的地坐在那里,故弄了一会手机,就问:“洪总,今天晚饭怎么安排?”

      吕文兰说:“你就知道吃!”

      李凡说:“二楼正在预备着晚饭。”

      “是王晓鹏他们吗?”

      李凡说:“高级多了,是小餐厅的大厨。”

      “啊?这可怎么得了!要是这口味吃顺了,其他地方的饭吃不下可怎么办呀?”

      洪立帆说:“美得你,这可是最后一顿了!过两天这些厨子将成为进驻科研基地的第一批专家,专门研究风味小吃,为我们的第一个项目打基础。”

      “我们的项目不会是开饭馆吧?那也太没创意了!”

      “你懂什么!不管什么时候,不管经济繁荣还是危机,人们都离不开吃饭。”

      “那也没听说过谁家靠开饭馆发了大财的,累的贼死。”

      “肯德基、麦当劳赚钱了没有?”

      “啊?我们也卖炸鸡吗?”

      “唉,有你这么笨的队友,我自己也对成功不怎么乐观了。”

      “我们笨没事,不是有你在吗?”

      这时展大鹏先到了。不多时,常卫民和冯筱筱也到了。

      洪立帆拿眼睛检阅着在场的人,“人齐了,我们就开会,今天除了团队人员外,还特别邀请著名记者包丽娜旁听我们的创业总动员。”

      大家看到坐在桌子前的还有李凡、杨保利等五个退伍军人。

      洪立帆说:“本来这个会议应该再过一段时间才开的,但是由于现在有些业务已经在展开,还有董氏集团即将进行改制,一些人才将面临着流失,我们必须把可用的人才留住,这就必须提早行动。先说公司的名称,我觉得林泰这个名字挺好的,不过大家如果觉得还有好的名号就说出来,共同商量。”

      都说这个名字挺好。

      洪立帆说:“那就算通过了。”

      “接下来说股份的问题。我觉得入股可以把杠杠定低一点,以100万为基础,最多只能入200万。因为悬殊太大很容易把距离拉开,不利于长久和谐。假如要投资新项目,我们可以共同融资,分担风险,支付商业利息。以董氏集团为例,因为一开始那些年股东都不敢投入,好多项目都是董珊私下贷款投入的,风险只有她自己承担,当然盈利以后分红最多的也就成了她本人。久而久之,董珊就成了董氏集团控股的股东,也就是说其他董家的人几个加起来也没他的股份大。幸亏董家的人都觉得赚钱全靠董珊,就没有人觉得她分的钱多不对。要是换到别的家族,我估计早就闹翻了。我们这一帮子人难得遇到一起,一起创业,不要到成功之后因为利益分配而翻脸。”

      张浩不以为然,“不可能吧,我们这些人当中没有唯利是图的人。”

      洪立帆说:“这跟人品没有关系,奋斗过程中估计没有什么问题,一旦成功了就会容易出现分裂。古话说的亲兄明算帐就说的是这个意思。”

      林月娥说:“小英子说的是对的,我虽然没有做过什么生意,但亲眼见过许多亲密关系因为争夺利益而你死我活的。”

      常卫民说:“小英子,我们都是冲着你来的,你就把你的决定了的全说出来就行,我们照办就是。”

      洪立帆说:“要不就这样,我看想入股的人筹一百万不会很难。那就以一百万为准,所有人只能入股一百万作为公司的注册资金和原始股份。对于手头宽裕的,可以作为融资,正常情况下支付商业贷款的利息。亏了分担,赚了平分。比如,我现在拿着董珊的8000万,就算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融资,支付商业利息,不管怎么样,不影响董珊获取利息,我们就得分担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