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上三江月入十万
在许京表演时,徐文山弄到了一本王浩然出的诗集,拿在手里一看,也不过尔尔,亮眼的诗作颇少,饶是这样,也要350文一本。 在沙县待了几日,也习惯了城镇里的物价,对这个价格已不会惊诧,但他也颇为眼红。 就刚才一会儿,这本诗集已卖出了20余套。也就是7000文。 7贯钱就这么轻轻巧巧地赚到了,徐文山也不由得对这个王浩然嫉妒起来。 虽然这7000文中,一部分要分给书铺,只有三成会落入王浩然的腰包,但长期卖下来,也能赚到一笔巨资。 徐文山也想进来掺一脚,于是去找书铺老板谈出版。 如果留在当场,可能会获得许京的崇拜以及众人的赞誉,但是他不想。 他始终没有觉得那首诗是自己的,那首诗是陆游的,人们的赞誉也都是给陆游的,和他没关系。 对他来说,出诗集只是赚钱的一个方法,是一条积累资本的捷径。 抄诗装逼这种事,他是不屑于做的。 但是老板的一席话,暂时关上了他抄诗赚钱的大门。 “你这本诗集质量确实很好,但是没有办法,圣旨如此。非举人出身,根本拿不到书号,拿不到书号就出版诗集,那就是犯了谤议朝廷之罪,要杀头的!” 徐文山做了个金钱的手势,道:“用这个能不能解决问题?” “唉,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不是举人,你根本连核管这事的官老爷面都见不到,想给钱,你给谁去?再说了,别以为成了举人就不用花钱了,想要申请书号,得排队,不使些钱,找点关系,等上三四年的都有。所以别以为这钱好赚,大家日子都苦。” 老板说完,还往外面望望,确保自己说的话没人听到,才放下心。 徐文山道:“难道就没有不用书号也可以出版的办法么?” 老板想了想,道:“你别说,还真有。” “是什么?” 老板道:“一种是不按诗集的书号,按杂记的书号刊发,不过这种方法是有钱人家的自娱自乐,一来要花很多钱买书号,二来上不了三江。” “上三江?!”徐文山差点以为自己又穿越回去了。 “你不会连三江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吧?”老板惊诧,“三江就是沙江、赤江、乐江,这三江包含了我们南境陈、蔡、许、郑、宋、曹、卫七国,我们七国都是吃三江的水,所以叫三江。但是我说的上三江不是跳江的意思啊,我们三江地区有个三江诗盟,诗盟有几张榜,评估每年诗集,质量最高的前一百,列一张榜,卖得最好的前一百,列一张榜,诸如此类。人们真想买诗集,都是按这榜上的买。你出杂记的书号,就上不了三江,也赚不了多少钱。” 徐文山道:“是啊,诗写得再好,没有推荐位,也成不了大气……等等,你这说了半天,不跟白说一样?还有另一个办法呢?” 老板道:“另一个办法就是,去宋国和卫国出诗集。” “蛤?” “我们南境七国,大多有各种各样的出版限制,只有宋国和卫国这两个小国,广纳人才,对诗集出版没有限制。你如果想出版,可以去它们那儿试试,不够那两个小国实在太小,国小人就少,哪怕在他们首都开售书会,影响力也就比在我们沙县开售书会强一点。” 徐文山若有所思。 他不准备考科举,在这个落后的时代皓首穷经,去跟其他各种读书人搏出位,实在太南辕北辙。目前想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宋国或卫国出版。 可是自己现在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出出门太远会影响自己的鹿鹤沟发展计划,所以出诗集的事只能推后了。 徐文山心里有事,忘了跟许京打声招呼就回了客栈。鹿泽和蛛儿两妖已在客栈等他了。 “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都已办妥了,”鹿泽道,“这是沙县县城的地图,这是县衙周边的地图。所有大户都已经标在了地图上。” 鹿泽铺了两张纸在桌上。纸上画着方方正正的线,整个沙县的道路、建筑一目了然。 徐文山仔细研究了一番地图,点了点头,道:“做得很好。我们现在就来详细谈一谈作战计划。” 鹿泽点点头,坐下认真听,蛛儿却还愣愣的,挨了徐文山一栗凿才回过神。 徐文山仔细研究了两张地图,在地图上圈圈叉叉,然后画出了一条弧线。 这条弧线将包括县衙在内,城中全部的大户人家全部串了起来。 徐文山指着这条线道:“听好,这就是我们的计划。” …… 入夜。 沙县商贸繁华,没什么宵禁,在夜班时间,一辆牛车悄悄驶出城门。 牛车上盖着毡子,鼓鼓囊囊的,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牛车上坐着一个灰头土脸的平民,眼神茫然。 兵士打了个呵欠,这样的农民他每天都能见到很多,所以一点都不稀奇,所以没有提起兴致来检查一番。他的任务只是检查入城的人,不包括出城的。 这辆牛车出城后弯弯绕绕,过了一会儿,牛车不知被停在何处,车上人却又绕回来了,站在了城墙下。 这里刚好是城墙上哨兵的盲点。 这人拍掉了脸上的灰,露出本来的面容,却是一个女人。 女人张开嘴,吐出一条白线粘在了城墙上,她攀着白线,慢慢爬上了城,去接应第二波货物。 牛车肯定是要夺回来的。 但是按照徐文山的计划,夺回牛车只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