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方天画戟在线阅读 - 第三章 交界小城

第三章 交界小城

    我缓缓睁开眼睛。

    苍白的日光透过白色的纱窗,重若千斤地落在我布满汗水的眼皮上。

    如果是因为天气热而出汗,那我现在应该浑身燥热才对,但我随手一摸,触手可及却俱是冰凉。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呼吸,有点重。

    “怎么了公子,做噩梦了?”一个人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右手握住一柄环首刀,倚着房门口站着。

    我缓缓坐了起来,眼睛眨了眨。

    生理上,我当然是看清了自己眼下所在的地方,是一件极其普通的房间。普通到只有一张床,一个案几,看起来像是一间极其普通的客栈里一间毫不起眼的房间。

    但精神上,我却还有点恍惚,仿佛灵魂还游离在刚才似熟还生的梦境里,尚未完全抽离。

    噩梦吗?当然不算。

    却也说不上是好梦。

    与其说是梦,倒不如说,那些曾因某些变故而被我封印起来的记忆,经过月英小姐针灸治疗的刺激,已经开始慢慢回来了。

    不愧是神医华佗,不愧是神医的弟子黄月英。

    原来……当年是那么回事啊?说出来可能没人相信,但我确实对自己以前的经历啧啧称奇。难怪师父逝世后我短短几句就被贾诩撺掇盘算争霸天下,原来我失忆前就已有了这样的野心。

    但,既然这次记忆是以梦境的形势出现的,到底还是沾染上了一些梦境的特征,明明是刚刚在梦里还很清晰的一字一句,醒来后却还是失落了一大块,最后深深篆刻在脑海里的,只剩下几个简化后的名字。

    水镜府、司马德cao、统、庶,以及,那个与我同样以“亮”为名的小孩、司马宗家不世出的绝代天才。

    有机会,这几个家伙我一定要寻到。

    “公子,你没事吧?”倚在门口的人快步走了过来,手中沉重的环首刀砸在地上,爆发出金属特有金鸣。那清亮低沉的声音犹如玄妙的招魂曲,一下子就把我的三魂七魄全数招了回来。“一会儿咱们还有大事要做,你不要在这个时候给我出状况啊!”

    “跟谁说话呢你?”我缓缓站了起来,稍微松了松衣襟。

    话说,果然是人靠衣装,脱去了沉重的精钢甲胄,换上寻常百姓的粗布麻衣,这吕子明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一个善于冲锋陷阵的猛将,倒像是一个只好逞凶斗狠的游侠流氓。

    嗯,不是魏延,而是吕蒙,吕子明。

    虽然并不是魏延那种知道我内心真正想法的嫡系,但也是归我统属的四名别部司马之一,这次带他出来合情合理合法。至于魏延,比吕蒙更有几分头脑的他,有更重要的任务。

    再说,我也有必要,开始慢慢为这几支死忠于孙家的军队,打上“南宫亮”的标志烙印了。

    有必要再说一次,衣服对于一个人的魅力加成真的很重要。穿对了衣服,一个人的精气神就是能变得完全不一样;穿的衣服不合身,就算是天子也就跟庶民没什么两样。什么腹有诗书气自华?都抵不过金玉其外的绫罗绸缎。

    为什么要郑重提起这个刚刚已经说过的理论?

    因为我现在正深受其害。

    “公子,刚刚那个女子又在回头看你了,看来公子的魅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啊。”吕蒙在一旁偷偷窃笑。“公子以后若是不当将军,可以考虑当个吃女人软饭的小白脸啊。”

    “……滚。”

    要隐藏身份,变装往往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在这个时代如果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除非曾亲眼见过,否则单凭那张方寸布帛上那几笔简单潦潦的笔墨勾勒,其实是很难真正把人认出来的。毕竟这国家那么大,人口那么多,总有那么几个人面孔相似。我们所口耳相传的名人,往往是只闻其名、不闻其人。

    所以我一点也不怕被人认出来,换上了世家子弟惯穿的素雅汉服、挂上一枚温玉便就大摇大摆走上街。我本就是个名副其实的战场新人,出了江东名气都不彰显。

    之所以要假扮成世家子弟,是因为一般的平民百姓可见不到我想要约见的那位大爷,而且那些眼高于顶的白痴们身份确实高贵,光是气势摆足就能少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检查。

    只是……没想到,竟有一天我也会受到那些花痴女的注目。

    “没说是公子你了,子明也没想到公子认真打扮起来,竟一点也不输孙策主公和周将军。”吕蒙驻着下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或者下次我也弄这身皮穿穿,看看能不能勾搭几个姑娘?”

    “随便你。”我用鄙视的眼神看着吕蒙。“但这次你可别乱来,别忘了我们是来干正事的。”

    “安啦公子,都是你自己亲手挑选的人,你还不放心吗?”吕蒙用嘲笑的眼神回应略为窘迫的我。“更何况这次公子你亲自带队,谁敢敷衍了事?”

    “那就最好。”

    虽然吕蒙被调到我麾下也有好一段时日了,但一直到最近几天,我才有时间去真正接触了解他这个人。

    吕蒙,字子明,光和二年生,汝南郡人,少年时依附姐夫邓当,随孙策主公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这是当我接手这支军队时,同时转交到我手上的,吕蒙的履历。

    短短的几句……废话。

    我不知道别人用人是怎样,但就我自己而言,我管他是哪年生人哪个地方长大,只要他有能力,我不介意让他身居高位,以胆气称换句话来说也就只是比别人不怕死而已,可没办法看出那个人的统兵作战能力如何。

    名将,没有一个不是用无数的白骨和血rou堆积出来的,无论是自己人还是敌人。身处乱世的其中一种好处就是死的人很多,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事,但确实出绝世名将的概率会比较大——不存在世袭与资历,谁有本事杀更多的人,谁就能当带更多兵的将军。

    如同战国伏尸百万的“人屠”白起;打到齐国差点灭国的乐毅;单城复国的田单;攻灭六国的王翦父子。

    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觉得这个只比我大一岁的男人还是挺有意思的,虽然没有受过正经教育的他说话也比较粗鲁,但也只是性子直爽了一点,跟鲁肃那种刻薄的嘴贱、魏延极具压迫力的高傲完全不一样,没什么坏心眼,整个人好相处多了。

    边走边互相打屁,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闹市区。

    中午,正是这闹市区最热闹的时候。尽管这种时候的天气在一天中最热,除了少部分都需要无时无刻待岗的工作,大部分百姓都可以在中午时分走出各自的作坊,休息与吃饭。但闹市可不是食街,并不是只有吃的东西,于是招揽过路客,就成了那些并不是卖些吃食的档口,最容易照顾自家生意的方式。

    就地域的广阔度而言,最大的单位当然是国,国又分九州,九州各置郡,郡之下是县,这是高祖皇帝在杀秦灭项成为天下共主后,沿用的秦对国家统治划分。

    但如同一树之果,又酸又甜,虽然郡之下的城池全都被统一称为县,但每个县镇又会因为各自所处地域交通发达程度、土地贫富程度、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被定义了不同的意义,城池的大小和居民的富饶度,也会跟着完全不一样。

    虽然都城池里的闹市区,虽然都是理应最人声鼎沸的正午,这座位于徐扬边界的小城无论城池大小还是街上的人流量,跟吴县就是没法比。

    “如果不是昨天就已经亲眼确认过,看着眼前这副歌舞升平的画面,谁会知道这座城池实际上,是在被围城的状态呢?”吕蒙的眼神有点敬佩。他也是被攻过城的人,当日吴县被山越偷袭时城内那乱成一锅粥的画面想必他还历历在目,何况是围城。

    “开玩笑,毕竟这里也是‘那位大人’的地盘啊,哪里是容易就能动摇得了的?”我忍不住冷笑。

    冷笑不是针对这个城池的,而是针对“那个人”,毕竟我们俩之间的恩怨,可深了。

    “虽然是敌人,但他胆敢不把百姓迁到集中营内看管的魄力,老子也不得不服。”吕蒙看着我吃吃笑。

    “白痴,换做是我也会这么做。城外敌军十倍于己,守城都尚显不足,把百姓困在集中营里却无人看管,反而会让流言更容易爆发。与其让流言不受控制地乱窜,还不如就让百姓按往常一样生活更能安定民心。更何况,曾经以一敌十胜过二公子两次的‘那位大人’,不也已经亲自赶来了吗?”我刻意让自己面无表情。“子明啊,我是有叫过你多读读书,只是不是所有的战例,都可以完全照搬的啊。”

    江东的二公子只有一个,那就是跟孙策同归于尽的他的二弟,孙权孙仲谋。不管他是出于什么原因才暗中联合曹cao,计划谋夺孙策的江东之主,总之,现在他已经事败身死。虽然尸身还是葬进了孙家陵园,却只是立了一个无名碑,灵魂无法归依,也得不到任何祭奠。

    但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孙家的一个大丑闻,这个事实除了身为见证人之一的我,只有几个江东的高层知道。至于流传在江东百姓间的说法,据我事后了解,版本是这样的——

    将孙策刚刚平定江东的时候,有一个名叫于吉的道士非常有名,他常常往来于会稽和吴县,设坛讲道,和为百姓治病,在军民之间都有很高的声望,人称于神仙。有一次孙策聚集众将,大晏宾客的时候,这位于神仙刚好路过,结果整个宴会有三分之二的人未经请示就跑去拜见神仙,让孙策很没有面子。

    拜托,孙策是谁?是江东的主公!哪能允许有人的声望比自己高?于是他找了个由头把这位于神仙抓了起来,并且不顾包括吴老夫人在内的所有人劝阻,执意杀了他。只是于吉的神仙之名可不是白叫的,他位列仙班当了神仙后便在天上做法,把孙策直接害死了。

    哈,神仙啊?真有他们的,这样的瞎话也编得出来。

    其实这事我多少听桃芝说过一点。别看吴老夫人当天如此英明果决,实际上她确实挺迷信那些满天神佛的,我就不止一次在孙府看到过那些和尚,我记得伯符对此也是颇有微词。桃芝是老夫人的义女,也没少陪她去拜神——既有那些端坐在庙宇李受人供奉的木体泥胎,也有自称是神的代言人的道士。其中有没有包括于吉,我就不知道了。

    不过于吉被斩那件事确实闹得轰轰烈烈的,法场周围满满都是人,连我都差点过不去。只是那时一来我既要训练“飞将骑”,又要整顿军务,着实不得空;二来我也不是信神的人,所以也根本懒得去劝谏,没想到现在却被他们拿来做文章。

    而孙权,则被说成得了急病而死。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把孙策的死牵拖给一个死人确实蛮搞笑的,但我不得不承认确实是一招妙棋。既把孙家的兄弟阋墙一字不提掩盖过去,又满足了市井百姓的好奇心不让有心人深究,反正于吉已死,死无对证,他们说什么都可以。

    说回现在。

    孙权的确曾经以十倍的兵力败给“那位大人”两次,但那时已经志在夺权的他根本就是故意放水。虽然这事儿没几个人知道,但相信同样对我也有些许了解的“那位大人”,应该是不会把我归于孙权之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