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草根皇帝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六十六章中流砥柱

第二百六十六章中流砥柱

    没料到丙吉一口答应下来。不过他随手拿出一封举报信,魏相一看,吓得几乎昏倒……

    举报信的内容是:皇后是被人谋杀的,而且还是团伙作案!

    魏相哭笑不得:“我的老领导啊,你这不是坑我么?这么大的案子哪里是我能管得了的啊。”

    丙吉道:“我倒不这么看。管不了跟没态度是两码事。大司农,你已经是中两千石的大干部了,要知道在中央干,凡事必须有个态度,不要妄想着‘左右逢源’,两边都不得罪,那样只能让两边都先干掉你”

    魏相道:“我知道了,谢谢老领导指点。”

    丙吉道:“那么,对于这封举报信,你怎么看呢?”

    魏相冷静下来,整了整思绪,肯定地说道:“诬告的可能性大。”

    丙吉道:“何以见得?”

    魏相道:“这种事儿如果是真的,那很好调查,宫里的医疗都有专人专案,说是团伙作案,谁有这么大本事?所以很可能是诬告,既然是‘凭空捏造’的,那么最好说成‘团伙作案’,不点名是谁,你就查去吧。”

    丙吉道:“那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魏相道:“太简单了。孝武皇帝一朝,很多官员是怎么升迁上来的?就是靠诬告。连当朝大司马大将军都遇到过,何况别人。人为了自已的‘荣华富贵’,啥事干不出来?”

    丙吉道:“嗯。那么你认为,我是应该查呢,还是不查。”

    魏相道:“查。第一个知道这事儿的人如果不查,很可能被别人认为是同伙,更何况‘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丙吉道:“好。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我为啥把这封举报信拿给你看?”

    这个问题可有点难度了。魏相琢磨了好半天,还是放弃:“老领导。我不明白。你告诉我呗?”

    丙吉道:“呵呵!你想的挺美!啥事都等着我告诉呢?自己个儿没事琢磨去吧。你前几个问题回答得很好,有了做九卿的资格了。将来要更上层楼,就要好好琢磨了。老一辈人付出血泪代价换来的经验教训,你自己不想动脑筋,别人告诉你了,也没啥用。”

    事实上,日后负责调查此案的丙吉第一个选择告诉魏相,是在保护他。

    道理其实也简单,但魏相这样浅资历的中央干部没有经历过,自然就不知道。

    老实说丙吉心里太清楚这信十有九成是诬告了。他是啥出身?牢头。而且还是当年因为表现出色,从地方征调到中央来查戾太子谋反案的最牛牢头。宫廷和朝廷里的诬告最可怕的不是事实本身,而且一旦要开始查案,就难免查出些与本案无关但却很关键的信息来,而这才是幕后黑手最希望看到的。

    举个例子吧:张三和李四都来竞聘同一个领导岗位,张三能力、威望、人脉和后台背景都相对差些,但他不淡定,他想搞掉李四拿到这个官,那怎么办呢?很简单,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写一封检举信,告发李四贪污腐败,都够枪毙的了。然而他不能直接告发人家贪污,因为李四后台硬威望高,告了人家贪污,人家有防备就会做好准备,万一告不倒,自己要倒霉不说,以后也别想再因为贪污告倒人家了,那就等于给李四增加了政治资本。

    于是张三只能写诬告信,告李四在男女作风上有问题,然后人家调查李四,趁着李四忙着藏自己的小三小四小五,检查团“无意”间查到了李四贪污,还很严重,结果嘛自然是只能处理掉他以平民愤了。最后张三顺利地坐上了位子。

    这一招在官场上屡见不鲜。远从孝武朝的戾太子案,最早先告发的也不是太子,结果“顺藤摸瓜“的就查到太子身上,让他丢了小命。近到当朝大司农田延年的死,不也是查先帝陵的亏空,最后弄出个贪污弊案么?

    所以检举信一出,丙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有人阴谋夺别人的位子。而他是想保魏相的。自己毕竟是霍光的人,对当今皇帝有拥立之功,况且信是给自己的,怎么着也不像是冲着自己来,那么为了魏相不吃亏,最好的办法是拉他入伙,就近保护起来。

    丙吉这么做也是出于一片公心。第一,魏相有能力,田延年那么多年的亏空被他上任后半年扭转,而且现在还能保障十五万大军出征,换了别人不行;第二,魏相是从地方提拔上来的,没背景没后台,他不会对任何人有额外的忠心,那么最有可能的就是忠于皇帝陛下、忠于大汉;第三,魏相还年轻,霍光、张安世、赵充国甚至丙吉自己都已经老了,在这个世界上活不了多长时间,将来的大汉江山,还是要靠韩增、魏相这样的少壮派”中流砥柱“。有时候年轻确实是种资本……

    所以后世史家评论丙吉时,最愿意说的就是八个字:忠厚善良、”老成谋国“。没错,丙吉的脑袋里面想到的,很多时候都是”江山社稷“、天下苍生。

    当然了,这番用心丙吉并没对魏相挑明。他是个低调的人,连救了当今皇帝陛下的命这么大的功劳都没提,自然也不会告诉魏相让他领情了。

    直到魏相做到了丞相的位子上,他才明白了老上级、恩师的良苦用心。魏相也是个霸道的主儿,但孝宣朝他对谁”言听计从“?一是皇帝陛下,二就是丙吉。而后来也的确发生过一场针对他的诬告事件,想要把他搞下台,得亏有丙吉的悉心调教,魏相从容应对,保住了位子,也揭穿了反贼,当然,这是后话。

    回过头来说眼前:皇帝陛下”一意孤行“想要修陵,他现在脑子有问题,没人劝得了他,丙吉却”胸有成竹“。因为他完全有把握这封信一交出去,皇帝陛下的全部注意力就会转移到为挚爱的妻子报仇,什么修皇后陵,什么国库,什么汉朝与匈奴的”生死存亡“之战,都会顾不得了。所以魏相发愁的事儿,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