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草根皇帝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三十四章 永恒理想

第三百三十四章 永恒理想

    在古代中国,对于身处社会中下层的广大寒门庶族而言,能够切实获得一个公平、公正的发展机会,能够以自由竞争的方式公开参与一个社会的“上层再生产”,其意义显然是非同小可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平民理想,从贞观时代起,就有了一种制度化的保障,在以后一千多年的中国社会中,更是表现为随处可见的现实。

    随着唐代科举制的确立、完善和全面实行,寒门庶族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平民子弟通过努力跻身于社会上层,进入了帝国的权力中枢,甚至官拜尚书、宰相。

    由此可见,自贞观时代起,终唐之世,唐朝社会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政权向着广大的寒门庶族开放,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各个阶层的优秀人才,从而充分体现了“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

    科举制作为一种具有显著优越性的选官制度,一经奠定便被历朝历代所继承,从而对隋唐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无与伦比的深远影响。一直到公元1905年被废除为止,它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长达一千二百多年。一种制度的生命力能够如此长久,足见它在诞生和确立之初,一定有着极大的合理性与超前性,才能被历朝历代的百姓、士人和统治阶层所信受奉行。

    然而,时代毕竟是不断发展的,无论再好的制度,也会在历史的变迁中生发出种种流弊。尤其到了近代,当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时,日益僵化的科举制,再也无法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需求,终于在举国上下的”口诛笔伐“中”寿终正寝“,退出了历史舞台。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十年后,当改革开放的中国人,通过借鉴西方的文官制度,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建立了公务员考试制度之后,他们却不无惊讶地发现——这套“先进”的西方制度居然是渊源于中国。

    原来西方文官制度的鼻祖,恰恰就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历史真是充满了吊诡!

    19年,美国人事总署署长艾伦·坎贝尔应邀来北京讲学,他所讲的第一句话就是:“当我被邀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到文官制度的时候,都把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归于中国。”

    很多西方学者认为,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在精神文明领域对西方和世界的最大贡献之一,是堪与物质文明领域中的四大发明相媲美的贡献。为此,西方人把科举制视为“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四大自然科学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

    对此,今天的中国人感到既惊讶又困惑:为什么早在20世纪初就被国人,视为传统糟粕并“弃之如敝屣“的科举制,居然成了西方文官制度的鼻祖,并且备受推崇呢?

    而更加让人感到讽刺的是——时隔八十年后,它居然又被我们自己如获至宝地“学习和引进”了回来!

    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科举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制为什么会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西方人对它如此青睐、推崇备至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中国科举制度对西方产生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6世纪后半叶。最早向西方介绍中国科举制的是葡萄牙的两位传教士:克鲁兹和胡安。前者著有一书,对中国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做法极力称颂,后者则在一书中详细介绍了科举考试的方法和内容。他认为,中国是世界各国中治理得最好的一个,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具有“竞争性”的科举制度,通过竞争开放一切官职,从而利用了所有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这两本书在欧洲出版后,迅速流传开来,引起了欧洲人对中国政治制度极大的关注和兴趣。据统计,1570—1870年之间,用英文出版的有关中国官吏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书籍就多达70余种。

    18世纪以前的欧洲各国,其文职官员的选用办法,要么是君主赐官制,要么是贵族世袭制,要么是政党分肥制。而无论这其中的哪一种,都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任人唯亲“,进而引发吏治腐败,同时极大地压抑人才的发展,其合理性和公正性显然要远远落后于“公开取士、择优录用”的中国科举制。

    所以,欧洲人一旦了解中国的科举制后,无不交口称赞、欣羡不已。他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优秀制度”。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中国只有通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出任官职,而且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同时代的另一位学者声称:“中国通过卓越的考试制度,录用文官武将,这是他们制度,唯一不同于古今任何一个伟大的君主国家的地方。”

    在中国科举制的影响下,西方国家在19世纪前后纷纷废除了那些腐朽落后的制度,开始确立从竞争性考试中选拔文官的制度。1829年,英国为东印度公司选用文职人员实行了公开考试;1855年,英国政府成立了第一个文官委员会,开始推行文官考试,并于1870年正式颁布法令,使其规范化和制度化。由于英国当时国力强盛,所实行的文官考试制度又较为系统并且卓有成效,因而成为其他欧美国家效法的榜样。18年,美国也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并于1893年进一步完备。

    在谈到英国文官制与中国科举制的渊源关系时说:“在历史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出现在中国,它用考试来选拔行政官员,并对已经进入仕途的官员实行定期考核。”孙中山先生也在其所著的中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隋唐的科举制,之所以能对后世和西方,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就在于它充分体现了“政权开放、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原则。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正。无论何时,“社会公正”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永恒理想。甚至可以说,它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国界、超越种族和文化差异的普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