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司马在线阅读 - 下:王前谋划首战对吴,曹休中计石亭大败

下:王前谋划首战对吴,曹休中计石亭大败

      诸葛亮退军之后,于箕谷战胜赵云的曹真马上挥师经由新平进攻安定,收降了杨条等人,并且很快就剿灭了安定境内的大小叛乱,而郝昭率军收复了南安郡继而和郭淮会师于天水,至此为止之前向诸葛亮投降的三郡之地都被曹魏收回,双方的疆域再度回到的战前的态势。

      成功抵御蜀汉北犯并且扭转战局,让坐镇长安的曹睿感觉到局势已经趋于缓和,他非常高兴,对曹真、张郃、郭淮以及郝昭的表现表示满意。

      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曹真极力向曹睿推荐献策击败赵云的桓范,于是曹睿擢升桓范为征虏将军,同时赏赐攻破街亭以至于扭转局势的张郃,以增加食邑一千余户的奖赏,其余各有功将领也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正当所有的人都沉浸于胜利的喜悦时,桓范却清醒的看到了战事并没有结束,他提醒曹真说:“此次诸葛亮虽然被我们所打退,但却没有伤及他的根本元气,朝中很多的将领都会认为诸葛亮在吃了大亏之后,短时间内必定不敢来犯,可我却认为诸葛亮或许会反过来利用这一点,杀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这一点曹真也表示同意,可是他对诸葛亮下一步会如何进攻却并没有明确的判断,这时桓范向他分析说:“诸葛亮先前主要的进攻方向是祁山,而对斜谷方向却施以疑兵,他深谙兵法,定然明白用兵不复的道理。而他在退军之后将兵马都屯守于褒中,我想他下一步的进进攻重点,应当是越过大散关直取陈仓...”

      恰好这时郝昭从庆功宴上离开来到了曹真的营帐内,提出了几乎和桓范一同的建议,于是曹真便留郝昭守陈仓,以备诸葛亮的再度来犯。

      曹睿班师返回洛阳之后,并没有被自即位以来对吴蜀的几场防御作战所取得的重大胜利而迷惑,他清醒的认识到一味的防守并非是长远之策,他开始在心中酝酿反击。

      想到这里他便将被自己召回的洛阳的司马懿请到了宫中。

      一见面曹睿马上就对将司马懿召回洛阳的事情解释,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与无奈。

      司马懿却并不在意的回答说:

      “陛下言重了,微臣未经请示就攻杀孟达,虽是为情势所逼,但也是大逆不道之举,陛下如此做已经是为下臣考虑的很周全了。”

      见司马懿并没有因此事而心怀怨恨,曹睿总算是放心了。

      很快他就谈及了向吴、蜀实施军事反击的想法,并征询司马懿的意见:

      “自朕即位以来,吴蜀两贼都想利用先帝驾崩的空隙趁虚而入,虽然有先生等能臣猛将为朕分忧,最终屡屡化险为夷,不过如此被动挨打并非长久之计。朕有意想先对吴蜀之中的一方发起主动进攻,不知爱卿认为应该先打哪一方呢?”

      “蜀汉与我们刚刚在陇右大战了一场,虽然我们取胜但边境的民心未定、军力未复,这个时候理当以防备和恢复为主要目的,短时间内不应该再对汉中发起进攻。”

      这个问题司马懿早在私底下和钟毓研究过,也已有了较为成熟的战略,他首先便否定了以汉中为主要目的的伐蜀作战,转而对曹睿说:

      “我大魏相较于东吴来说水军战力较弱,所以孙权才敢以东关、濡须为跳板屡次对我淮南地区发起袭扰。如果想要进攻孙权的话就必须要扼其咽喉以摏其心。而今以夏口和东关为东吴的心喉之地。陛下可命令大司马曹休率军直逼皖城,孙权先前因围攻石阳不下,险些被大司马攻破了他的治所武昌,这一次只要他听到曹休再度威胁皖城,必定会认为我们要故技重施,更担心皖城失陷后武昌与东关、濡须之间的联系会被切断,所以他一定会亲自率军前去解救,到那时我们预先在夏口设置埋伏,等到孙权经过时突然发起袭击,此乃神兵天降,即使不能活捉孙权,也能给予他很大的重创...”

      听完之后曹睿基本认可了司马懿的作战方案,也趁这个机会弥补之前暗中夺去他兵权之事,他将都督荆州的兵符还给了司马懿并对他说:

      “有爱卿为朕谋划,朕没有不放心的,你即刻回到宛城备战,这件事就交由你和大司马曹休去商议,一定为朕活捉了孙权!”

      将兵符重新赋予司马懿这件事,曹睿并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过,包括曹真在内。

      考虑到这次攻打东吴事关重大,又被曹睿给予了厚望,司马懿不敢怠慢,在回到家之后几乎没有做任何的停留,便准备和程武、牛金一同动身前往宛城,他来不及和家人道别,甚至连自己的小儿子司马伷都来不及去看一眼。

      然而在书房整理书简时,他的长子司马师却走了进来开口说:

      “父亲,孩儿也想跟随您出征。”

      这并不是司马师第一次提出的请求,早在先前的襄阳之战和第一次进驻宛城之时,司马师就多次向司马懿提起要跟随大军一同出发,但却都被司马懿给拒绝了。

      司马师多少猜到了自己父亲的用意,如果他们父子都离开了舞阳候府,那么家中就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保护司马家的人了,可司马师不甘心一直留在家中,他也想像自己的父亲一样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但这一次司马懿依旧没有给他例外,他甚至连司马师的话都没有听完,就直接带着收拾好的行李离开了,将司马师一个人孤零零的丢在了书房内。

      刚巧经过书房旁的伏若歆,看到了倍感失落的司马师垂头丧气的站在原地,于是便上前安慰说:“你父亲曾经多次在我的面前称赞你,他之所以不让你随军出征,不止因为你身为司马家的长子,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不想让你的母亲再失去唯一的儿子了...”

      伏若歆的话让司马师恍然大悟,他这时才明白:

      原来父亲这么多年来没有理睬过母亲的生死,并不是因为他将自己的妻子遗忘了,而恰恰相反的是,母亲张春华一直在父亲的心中,从没有被抹去...

      抵达宛城之后,司马懿随即便派遣程武前往庐江,与驻扎在那里的曹休接触,并传达了魏帝曹睿的意思。一直憋着劲儿想要领兵与东吴作战的曹休,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高兴,他在阅读了司马懿所传达给自己的战略规划之后,满口予以答应。

      这个时候无论是曹休还是司马懿,都没有察觉到事实上江东的孙权和陆逊,早在他们之前就已经开始悄悄的酝酿再度北伐曹魏的计划了。

      公元228年(魏太和二年)五月,本来按照司马懿的计划作战略准备,以等待司马懿率领大军悄然进至弋阳,然后再率兵向夹石挺进。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意外的事却在无形之中打破了司马懿的原定计划:

      奉命驻扎在皖城的鄱阳太守周鲂,突然向曹休传来密信,声称自己与孙权之间产生了无法弥补的裂痕,孙权也对自己起了杀心,为了保全身家性命他愿意率兵归顺曹魏,希望曹休到时候能够率兵前来接应。

      曹休在看了周鲂的密信之后,认为司马懿原本的战略思想就是夺取皖城,从而逼迫孙权前来解救,到时候司马懿再于夏口设伏,但是如果自己接受了周鲂的投降,并且在他的引路之下从皖城直接向武昌进攻的话,一样可以达到围困孙权的目的。

      更何况因为之前进攻武昌未能得手,使得曹休至今心中仍旧感到不甘。但曹休也不是个容易被骗的人,他暗中派人不断前往皖城刺探,后发现周鲂果真与孙权离心离德,所以他心中大喜,认为这是个让自己立下不世大功的千载良机,于是曹休心中开始酝酿另一个计划...

      为了避免司马懿想要抢功而干涉,曹休刻意绕开了他直接向曹睿上疏,禀明了周鲂意欲归顺一事,并且建议曹睿改变原有战略,由自己领兵十万进至皖城与周鲂会和,然后合兵对武昌发起突然围攻,为了确保这一战能够一举消灭孙权,他还恳请司马懿的兵马向江陵运动,牵制陆逊的主力,而贾逵则引兵佯装进攻东关、濡须一代,牵制孙权部署在东西两地的重兵集结地,为曹休能够尽快夺取武昌赢得足够的时间。

      曹睿虽然心中怀有疑惑,他也想事先征求司马懿的意见,可曹休在信中那万分紧急、时不我待的口吻让曹睿动摇了,一想到这一战或许能够彻底解决东南的孙权之患,曹睿最终同意了曹休的战略,并且按照他的想法命令司马懿改道向江陵,而贾逵引兵向东关。

      得知此事后蒋济表示了自己担心,在他看来曹休此举是深入腹地,而朱然所部就驻扎在长江上游地区,正在曹休的身后,曹休贸然轻进的话会被切断后路。

      可是当他知道此事的时候,曹休已经的开始行动了,劝阻已经来不及...

      事后琅琊太守孙礼、豫州刺史贾逵以及前将军满宠都接连上书魏帝曹睿,请求制止曹休,此时曹睿也感觉到事情不寻常,于是马上下旨命令司马懿、贾逵停止行进,同时也让曹休立刻率军返回七门堰驻扎,听候命令。

      可立功心切的曹休已经失去了正常的理智,他不顾曹睿的命令和部将的苦劝,仍旧存有侥幸心理,坚持率军南下皖城。

      此时司马懿已经按照原定计划行进至桐伯山,接到了曹睿的八百里加急诏令后才命令大军暂缓行进。起初他对此事颇感意外,当他看到曹睿的诏令之后顿时大惊,他已经隐约察觉到了氛围开始不太寻常,似乎这场战事已经不可能按照自己的预期发展了...

      司马懿认为周鲂此时来降有些蹊跷,甚至很有可能是个针对曹休的陷阱。

      但这毕竟是猜测,因为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而且曹睿的诏书已经下达了,恐怕曹休已经开始行动,就算是他这个时候再派出使者赶赴洛阳说服曹睿收回成命,也根本来不及。

      看穿这一点的还有钟毓,他看着地图分析说:

      “如果这是陆逊和周鲂所设下的圈套,那么曹休的十万大军到达皖城,就必须要经过夹石和挂车两地,因为这里山道崎岖、即使大量行军也不容易被察觉,但恰恰是这一点,会让曹休陷入进退不得、施展不开的危险境地。”

      深思熟虑之后,司马懿马上做出了决定:不管曹睿的命令,直接火速向蕲春方向行进,争取在曹休还没有彻底被消灭之前,将他救出来。

      可钟毓却在司马懿正准备下达命令的时候阻止了他:

      “你去救曹休,是冒着违抗圣旨的巨大风险,更何况现在庐江一代的敌情根本就不清楚,你也不知道陆逊到底为曹休准备了多少伏兵,万一不是周鲂的投降不是陷阱怎么办?或者说万一到时候你也中了埋伏怎么办?”

      说到这里钟毓还不忘提醒司马懿另外一点:

      “曹真、曹休是曹氏宗族的铁杆支柱,虽然你现在没有了曹丕的压制,也得到了曹睿的信任,但只要有他们两个在,就永远会是你面前的阻碍,这个时候借陆逊的手除掉曹休不是很好吗?因为擅自改变计划的人是曹休和曹睿,你也不用承担任何的责任。”

      虽然司马懿觉得钟毓的话很有道理,的确,曹休被拔掉对自己有利是个不争的事实,不过他仍旧对另一个人很在意:

      “贾逵是个对曹魏怀有绝对忠诚的人,以他的聪明才智,如果这真是的陆逊针对曹休所设下的陷阱,那么他也很快就会发现,以他的为人他一定会不顾一切的去援救曹休,到时候曹睿很有可能会重拾对他的信任,我又要增加一个障碍...”

      就在司马懿犹豫不决的时候,曹休已经率军通行无阻的穿过了夹石和挂车,抵达了石亭,然而就在这座看似很不起眼的地方,曹休遭到了陆逊的三路大军约九万多人的夹攻。

      由于沿途的地形对曹休极为不利,使得曹军在交战的开始就因为难以展开阵型而乱作一团,曹休见局势对自己不利于是连忙率军北撤,却他唯一后退的道路夹石也被陆逊提前封堵。

      逃窜过程中曹休背部遭受箭创,幸好在部将王凌拼死护卫之下才勉强冲出了包围,就在他认为自己即将死在这里之时,星夜兼程赶赴这里前来驰援的贾逵抵达了夹石,部署在夹石的吴军害怕贾逵和曹休的两面夹击,所以急忙撤退,使得曹休转危为安,成功的逃过了吴军的追击和包围,在贾逵的帮助下得到了休整和补充。

      石亭战败的耻辱对曹休来说是个毁灭性的打击,虽然战后曹睿并没有责怪他,反而给予了礼节性上的抚慰,但这让心高气傲、从未打过败仗的曹休难以接受,最终曹休因箭创的伤势加重,又因心病难以去除,于同年九月病逝于庐江。

      这一战令曹魏损失惨重,也使得士气大损,但通过这一战令曹睿重新认识到了贾逵的出色能力,于是打算重用提拔他,在曹真的鼎力推荐之下,曹睿打算任命贾逵暂时接替曹休生前的职位,由王凌任豫州刺史。

      可就在曹休死后不久,早就重病缠身的贾逵身体状况也急剧恶化,临终前他对前来探病的王凌说道:“将军素来忠于陛下、忠于魏室,我也知道你和司马懿交情匪浅,但我是要提醒你,在我死之后陛下必定会重用于你,你要格外提防司马懿,此人居心叵测,不得不防,日后若权势在手,必为我曹魏之大患...”

      但王凌当时并不相信司马懿会作出大逆不道的事,所以并没有将贾逵的话听进去。

      不久贾逵因病去世,曹睿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谥其为肃候,其子贾充袭其爵位。

      同时满宠接替曹休都督扬州军事,而王凌则接替贾逵的职位担任豫州刺史。

      正如先前钟毓对司马懿所说的那样,曹休的死对整个曹魏的政局来说是个颠覆性的转变,四位辅政大臣只剩三个,曹真更加失去了得力的帮手,朝局的裂变正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更令司马懿感到高兴的是,最让他担心的贾逵去世了,而接替他的王凌又与自己私交甚笃,这也就意味着自己将会同时抛开了两个巨大障碍,同时有得到了一大助力。

      但此时司马懿还没想到,正是王凌会在日后成为坚决反对他,甚至不惜与之兵戎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