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
正旦朝会 大朝会来得人很多,东雍各级官员都有人来,似乎府一级的正印官都来了,此外还有军队上的人。 大家都议论纷纷。 有无数流言在传递,有雍王殿下有正式开国,有的说雍王殿下要打仗了,如是等等。 但是朱厚煌却没有功夫理会。 朱厚煌忙得不可开交。 甚至朱厚煌都有些后悔了,他没事玩什么大朝会啊? 很多礼仪上的东西都找上门来了,甚至王阳明对制定雍国的礼仪也非常的热衷。 很多事情,朱厚煌都需要定夺。 比如说东雍的官服。 东雍的官服之前与大明的官服,几乎是一摸一样的,根本没有任何区别,而东雍的官服改还是不改。 按理说,正德给朱厚煌的权力,朱厚煌改服色什么的,都很正常。但是朱厚煌决定,不去刺激嘉靖了,所有东雍文官的服色都没有该。但是所有官服都进行了紧身射击,袖子从开口变成了收口了,从整体气质上变得干净利落了。 但是武官的服色却变动很大。 军中装束尚红,所有的军中都是红衣。但是所有军装都以方便为主而起军中标识却是却把在胸前,看胸前的标识辨认官阶。 而不是以衣冠禽兽辨认。 其实有一个问题,要朱厚煌一定解决,就是官阶问题。 东雍的官阶到底有几品,到底谁的官阶比谁的大?这也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朱厚煌建立的官制,在县府一级别,是非常明白的。 县令是七品,县丞是从七品,或者是八品,县尉与县丞一样,从七品或者是八品。县令下面的各级主事,也都是八品,或者从八品,至于当差的人,都是九品,或者从九品,再下面就是临时工。 虽然朱厚煌没有规定临时工,但是实际运作之中,他们总能冒出来,朱厚煌也没有办法。 府一级别,一般来说知府是五品上下浮动,而知府助手,府丞,府尉与县丞,县尉一样比知府低一级或者半阶。都是从五品,或者六品。各级主事也都是从六品,或者七品,与县令相差不多。 然后是省一级别,现在东雍没有设省,唯一近乎省级别的官职,是朱厚煌曾经设立过的东雍留守。 不过,朱厚煌预定的是三品。 但是中央官职上没有确定什么。 因为按大明官职,雍王长史不过是五品官而已。朱厚煌设立的府级别的官员,不过五品。还没有超出这个限制。 而朱厚煌如果设一个三品,或者一品的雍国相,那么自立门户之心,或者说北京方面认为的不臣之心,就昭然如揭了。 所以,朱厚煌在东雍的时候,是有所保留。 但是限制朱厚煌迁都南都,不就是要向北京证明,他没有北向之心,向天下人证明,雍王没有靖难之心吗? 所以,自立之心,根本不需要掩饰了。 朱厚煌与所有商议过了。 设立国相,三品,王阳明担任。 该御史大夫为廷尉,王九川担任,三品。 设枢密院使,掌管枢密院,三品,戚景通担任。 设六部尚书,从三品,各有分派,其中设吴行之为户部尚书,为三品。 临时 大朝会来得人很多,东雍各级官员都有人来,似乎府一级的正印官都来了,此外还有军队上的人。 大家都议论纷纷。 有无数流言在传递,有雍王殿下有正式开国,有的说雍王殿下要打仗了,如是等等。 但是朱厚煌却没有功夫理会。 朱厚煌忙得不可开交。 甚至朱厚煌都有些后悔了,他没事玩什么大朝会啊? 很多礼仪上的东西都找上门来了,甚至王阳明对制定雍国的礼仪也非常的热衷。 很多事情,朱厚煌都需要定夺。 比如说东雍的官服。 东雍的官服之前与大明的官服,几乎是一摸一样的,根本没有任何区别,而东雍的官服改还是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