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乙下?甲上?(第三更)
两人都是朝堂上数一数二的人物,各带了四名官员进行阅卷。除了他们之外,吴尚书也带了一组,另外还有别的官员,一共有五组同时评阅。 否则,这足足一百名进士的答卷,什么时候才能评完。 关景焕看了手上这张答卷,只批了个“乙下”就放到一旁。他既然如此不看好,和他同组的官员自然不敢有其他意见。 不料,却被朱自厚看见,劈手夺了过去,划掉了“乙下”的评语改为“甲上”。两人就此发生冲突,动静很大。 评阅的意见有出入,乃是常有之事,并不鲜见。起初,众人也都没放在眼底。只是如今关景焕声称“大逆不道”之言,惹得众人纷纷看了过去。 以关景焕的身份地位,自然不会虚言。谁这么胆大?敢在殿试时如此作答。 却见朱自厚半阖着眼帘,手拢在袖子中,缓缓道:“关大人,何故危言耸听?依老夫看来,这正是其过人之处,具远见卓识。” “这样的锦绣文章,难道都入不了你关大人的眼?” 关景焕冷哼一声,道:“文章做得再好又有何用?这其中的观点,简直是大逆不道!” “那是振聋发聩!”朱自厚道。 这次殿试的题目涉及到现有的官员体系,确实很难。但能让两人如此各执一词,也属首例。 关景焕还要再说,朱自厚拱手道:“恭请圣裁。” “如此哗众取宠的文章,如何能污了皇上的圣听?朱大人,还请三思。” “无妨,呈上来。”庆隆帝示意吴光启取了上来。 关景焕拂袖,目露不悦地瞪了朱自厚一眼。朱自厚不予理会,将手头的试卷交给了吴光启。 庆隆帝看了一眼考生的名字,想到那个刚刚在殿试时陷入狂热的会元,口中“咦”了一声,道:“原来是他,怪不得。” 吴光启将答卷在御案上铺好,他刚开始一目十行的看下去,接下来看的速度越来越慢。到最后,甚至好几息才看完两列字。 并非他阅读速度不够,而是权墨冼答的字字句句,都发人深思。 这份答卷,他先是用一句圣贤之语破题,接着引经据典,用历史中发生的真实例子来阐述“尸位素餐乎?宁缺毋滥乎?不合时宜乎?”这三个方向。 权墨冼在文章里面写,这三个方向,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答案。不能一概而论,必须结合当下的时事,来进行具体分析。 随后,他笔锋一转,陡然变得犀利起来。 他将大胆抨击了时下继承于前朝的官员制度,认为前朝之乱,有三分原因要归罪于腐朽的官僚权贵制度。 高芒建国之后,虽然进行了去芜存菁,但为了维持稳定,基本上沿袭了旧有的制度,改动不大。 在这里,权墨冼剖析了这套制度的利弊,并用史实证明在前朝初期运转良好,天下鼎盛。但到了末年,弊端越发显现。 皇权被世家、藩王所分薄,到最后政令甚至出不了京城。皇室不得不依赖于外戚、太监等人。明知这些人眼界不高,祸害更甚,也只能重用,只因为他们才会忠心地执行皇室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