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销售
皇宋锦绣正文第二百六十六章民品销售赵信拿起来的东西,是一个铁质的铁条,这是很常见一件铁器,是门锁的一部分,也是最近铁匠作坊新增的产品之一,也是在赵信推动下生产的产品,是目前最热门的之一。 北宋的门锁,已经发生了变化,旧式的铁链,一定程度被穿条代替,就是几个固定在门上的铁器,用穿条并在一起,然后另外一端上锁,上锁地方有一个小孔,可以让锁插入进去。 跟传统的门锁相比,这个更加紧凑,当大门紧锁的时候,锁具布置合理,就可以把大门彻底的封闭,只要合理的布置这个,门会严丝合缝。 比如说,一些小孩了,小动物了,都无法从门缝之中穿行。 算是一种提升吧,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市场的热捧,起码在铁匠作坊这边,很多家庭都装了。 铁匠作坊这里工资很高,一些大匠们,还得到的奖励,比如说牛大力,林林总总的奖励,就超过了的6000贯了,其中大部分,是在铁匠作坊的协调下,存入了铁匠作坊的钱庄,可是剩下的也有不少的。 看起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产品,可是在向外销售的时候,销量并不大的,原因很简单,这玩意比以前的贵。 铁链和门锁,不怎么的严密,可是使用的铁料较少,差不多是这一种铁条一半左右,一些极端的甚至在五分之一左右。 这是在同样级别情况下,锁的大小不一样,穿条和铁链粗细不一样,重量也不一样。 铁是高价,一套差不多的锁具,可能要使用三四斤铁,单纯一个不算太粗的铁条,可能也两三斤重,全部的安全就在铁条上面,铁条足够粗,就足够安全。 铁的比重太大了,铁链不算什么,那是中空的锻造。铁条就不是了,必须是实心的,虽然打造起来不算困难,可是铁料本身昂贵。 一副完整的锁具,一般而言,用铁5斤,单纯铁料本身的价格,就是400文以上的,加上工钱和其他的,一套锁具差不多会超过550文。 在北宋这个时代,550文,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一般的家庭,一个月的生活,也就是在这个上面。 看起来550文只能够买到不足一石米,可是有多少的家庭,是吃米过活,面的话,1.5石,杂粮更是两三石。 按照一个人一个月消耗70斤来计算,三四口人的家庭,吃粮食就可以生活了,就算是在差一点,七八口人的家庭,混着一些野菜和其他的吃食,也可以活下来。 锁具虽然重要,却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也就是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 铁匠作坊的热销,是因为铁匠作坊工资水平很高的,一些核心铁匠,他们的工资,已经基本上超过了50贯一个月,这在北宋,绝对算是高等的收入了。 6个铁匠可以相当于一个参知政事的收入,这看起来不太可能,在北宋却是存在的,赵信大规模的提升待遇,已经显现了威力,那就是在铁匠作坊,本身就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巨大的市场。 因为铁匠作坊的铁质量好,比起普通的锁具来说,更加轻便,也更加的便宜,锁具,算的上是销售的一个大头,抛开了在铁匠作坊的销量,大名府周边,每月的销量,大概是在4000套左右。 王松有些茫然,他不知道拿着这个东西说什么,一个月4000套,按照每套250文的价格,1000贯,这个钱,或许在几个月之前,在王松的面前,是一笔大钱。 因为王松带着赵信,从汴梁离开的时候,身上装的的,也就是一千贯左右,几十个人,不远千里,大半个月的花销,也就是一千贯。 可是现在,跟着赵信,见多了世面,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早在苗家庄的时候,馒头包子,每天的销量,就是在1500贯左右的净利润,加上肥皂,早已经超过了2000贯,到了铁匠作坊的,一个月总消耗就超过了100万贯,一个月1000贯的销量,真的不起眼。 看到王松依然不太明白他的意思,赵信一拍脑袋,继续的说道:“我们北宋有多少户人家!” 这个倒是户部统计过,王松也看过,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2000万?” “如果每一户都用上我们的锁具的话,这个销量是多少?” “500万贯”王松下意识的回答,然后大声的说道:“这不可能!” 大名府有多少户,20万户,可是每月的销售,才多少的,4000套,一大半的销售,还不是在大名府产生的,而是辐射出去,向外销售掉的,有些干脆是商户们来拿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