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皇宋锦绣在线阅读 - 第六百四十二章 铁路争夺

第六百四十二章 铁路争夺

    皇宋锦绣正文第六百四十二章铁路争夺时间不过是午后,距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如果这个时间的话,回去就不显示了,3个时辰,夜肯定深了。

    这不是蒸汽机,不可能长时间的运转,在夜间,马车行进时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遇到了什么事情,也不容易控制,所以,除非是丁海军那样,大规模普及了各种照明设施,让30多公里长的铁路,如同白昼一般,否则的话,夜间一般不会前进。

    一车的高官,单纯参知政事就有7个之多,也不可能冒险让他们夜间行驶。

    因为高官众多,特别是还有一些顶头上司,应天府的留守们,也都纷纷前来,跟大名府比起来,应天府的级别低了许多的,他们是以下官的方式,出来见的。

    如果说,之前还有疑惑,见到了应天府的城门,还有众多应天府的官员,最关键的是,老百姓们那明显的语言,谁还不知道,已经到达应天府了。

    2个半时辰,拉着最少100人,从开封抵达应天府,这个如果之前说出来,谁也不会相信,一天就已经算是快马加鞭了,现在却真真正正的放在所有人的面前的

    其他官员,有些聪明的,已经开始考虑这个用途了,这中间,考虑的最深入的,就是叶清臣。

    从这个项目开启,是赵信拿出了这个项目的一些东西,这才开启的,这中间,三司投入的资金不多,精力却不少,无论是建设,还是实验,他都有些了解,之前就有一个基础,现在,更是在这个基础上面,提升了很多。

    或许,大规模的运用之后,整个的速度,不可能加的那么的高,可是就算是降低许多,也非常的可怕。

    千里马,被称为罕见的,就算是大宋朝最快的通讯方法,800里加急,也不是每天都在应用,这么一个火车,只要在白天,开行8个时辰,就已经超过800里加急了的。

    夜间无法行驶,那是在深不见底的深夜,一般夏天,白天的时间超过8个时辰,甚至天擦黑的那一段时间,也不是不可以运行的。

    就算是打一个折扣,一天开行6个时辰,超过700里的速度,也超过了绝大多数的交通工具。

    叶清臣已经在默默计算了,单纯这个的,消耗,都不算太大,哪怕是的客运已经能够有不小的收益了,货运的收益更高,建设这个用来分流,甚至是一定程度上面的军事用途,

    当天晚上,应天府对他们进行了热烈的招待,一部分人沉迷其中,可是更多的人在考虑,接下来,当第二天,火车同样用两个半时辰不到的时间,把他们拉到了汴梁的时候,一场争斗就此开始了。

    还没等叶清臣规划,把铁路划归到哪一个部门,枢密院就提出,铁路的出色功能,应该跟600里加急合并,逐步的铺设整个国家的铁路网络,并且交给枢密院管理。

    几乎比枢密院晚了半个时辰,户部上书,要求这个交给户部管理,户部和漕运,每年肩负着大宋90%的运输任务,需要把赋税,粮食,从江南运送到北方,以保证整个国家的正常运转。

    伴随着北宋的人口逐步的增加,漕运的压力越来越大,哪怕这一条铁路并不是很长,只是联通汴梁和应天府,可是对于解决汴河的交通问题非常有用,应该划归漕运。

    这两个,加上三司,还算是有些理由的,可是其他的几个部门,比如说,开封府,应天府纷纷的要求管辖权,甚至连一点都不搭界也加入进来。

    人人都看好这么一个铁路项目,人人都想要来管理,这就是实验之后的后遗症。

    对于此,叶清臣是早有准备,因为邀请的这些官员,只是看了一个效果,他们并没有参与到这个项目之中。

    原因很简单,连三司都是投入不多的,最多是资源和人力上面的,没有显示到了财务上面,其他人就更加不知道,他们只是看到了这么一个项目的出色效果,没有考虑到成本的问题。

    实际上,成本上面,就算是叶清臣也有些咋舌,整个铁路的投资,差不多是40万贯,这中间,不包括马,附属设施,还有铁路车皮,加上这些,差不多就是90万贯左右。

    这中间,还是马的价格大规模下降的结果,如果按照以前的马的价格的话,单纯3500匹马,每一个200贯,就高达70万贯。

    现在,西夏获得的大量牲口,逐步的流入到中原,马的价格逐步的降低,从200贯,到100贯,再到目前,好马大概是80贯左右,一般的马在20到50之间。

    这一个铁路的马的采购,是集中采购,从枢密院和西北获得,都是按照相对较低的价格,40贯左右,也就是说,整个马的价格是十几万贯,加上机车,差不多就是90万贯。

    这才是300里长的铁路,按照这个来计算的话,平均每百里就是30万贯,这个数字就算是少,也少不了多少。

    就算是跟丁海军合作,让丁海军拿出大头,那么北宋建设的话,投入的资金,也不会少于10万贯。

    按照枢密院提出来的,兴建一条联络着整个边军的大型铁路线路,最少也是2万里以上的铁路,那也就是说,单纯枢密院的配套,就高达2000万。

    漕运要少一点,可是也不会少于1万里,那就是1000万贯,这笔钱,两者都拿不出来。

    三司虽然紧张,可是当整个北宋的赤字,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从西北的新的收获,加上丁海军旺盛的商业活动,形成的税金。

    别的权贵,在做生意的时候,无不想方设法,利用自己的能力,影响力,减少支出。

    可是丁海军和赵信不一样,他基本上都按照朝廷规定的来缴纳,这样带来了新的财源。

    赵信真的没有叶清臣想的那么高尚,本身,他所投资的制造业,就是一个的利润和规模相当高的行业,从后世走来,交税是一个必要的事情,连他不多的薪水之中,都会交一定的税。

    北宋的上税不但不贵,而且相当的低廉,他交一点,也算是给北宋输点血,甚至从某种意义上面说,他全部缴纳的税金,恐怕都没有他给仁宗的零花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