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南明大丈夫在线阅读 - 第594章先生对大清有误解

第594章先生对大清有误解

    汝宁攻防战拉开了帷幕,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北的清军陆续进入汝南。

    这不仅是兵力增加,同时还有大批的火炮,走淮河,逆着汝水而上,直接运到了汝宁城下。

    这些火炮本来是明朝用来防御清军的,可是现在却成了清军攻击汝宁的利器。

    战斗到二月中旬,汝宁城外已经聚集了二十万清军。

    这次清军攻城,不像以前攻一次,攻不下,就休息准备一段时间,找机会再进攻,而是每日不停的轮番猛攻,城中守军死伤惨重,逐渐有些不支。

    高义欢带走了最精锐的魏军,留在豫南的大多是丙种守备营,精兵只有六个乙种营,但是并未在汝宁城中。

    战事的惨烈,城中的火药,还有药材,逐渐告急。每天都有一两千人阵亡,受伤的士卒得不到医治,大多感染而死,大量的尸体没法焚烧,便只能挖大坑掩埋,城内恶臭熏天。

    这时原本意志坚定的守军,开始出现动摇,夜里开始有些叛徒,坠城而出,向清军投降。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城中伤亡近两万人,而清军则付出了成倍的死伤。

    守军打的艰苦,清军也打得艰难,巨大的伤亡让参与攻城的降军,心存不满。

    这样惨烈的消耗战,八旗兵不会参与,老资格的绿营部队,也没有投入,死的都是新投的降军。

    这半年来,清军在江北收降了二十余万降军,可是阿济格没能攻下南京,满清并未获得江南赋税之地。

    这二十万降军,大部分战力不强,又消耗钱粮,便成了满清的巨大负担。

    因此多铎用起降兵来,一点也不心疼,用降军消耗守军,同时减少大清钱粮的消耗,顺便锤炼降军,通过战阵选出其中精华,可谓一举三得。

    只是降军也是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投降过来不是来做炮灰的,打着打着,心中越打越气,都有了些脾气。

    这时,关中的进一步消息,传到了豫南。多铎得知高义欢在关中称王,大清在关中的军队不是被扫灭就是投降,就知道高义欢可能要出关了。

    北京,多尔衮收到孟乔芳带来的口信后,对高义欢声称大清灭不了他,劝大清悬崖勒马赶快收手,感到十分耻辱。

    多尔衮派出快马,首先告知多铎,高义欢已经扫清关中,然后勒令多铎不惜一切代价攻下豫南。

    一时间,多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原本不准备动用八旗攻城,现在却顾不上那么多,真满洲都用上了。

    攻防战又坚持了十天时间,汝宁的城墙多出垮塌,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原来的崇王宫内,金声桓胡子拉碴,盔甲多处破损,身上散发着汗臭和血腥味,神情十分狼狈。

    整个宫殿里空空荡荡的,连椅子都没一把,价值不菲的家具,早被当做劈柴烧了。

    金声桓按着刀,看了看殿上站着的几人一眼,叹气道:“汝宁城的使命已经完成,本侯决定突围,去查牙山阻击鞑子,那里我还留了一万多人。”

    知府于应龙穿着一件变了颜色的官袍,沉着脸道:“侯爷突围了,城中十多万百姓怎么办?鞑子早就下令,凡有抵抗的城池,一律屠城。仗打了这么久,鞑子死了那么多人,肯定要杀人报复。”

    金声桓和几名将领,都低头不说话,地道只能带走少数人,不可能带走那么多百姓。

    殿上一阵沉默,半响金声桓道:“于知府,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家一起死,没有意义。抗清还需要我们!”

    于应龙是高义欢最早招募的两个秀才之一,当初死活不愿意跟着高义欢混,后来经过梁以樟的劝说,才投靠了高义欢,没想到一干,还干得挺好,干出了感情。

    他资历很老,豫南的没一亩地,每一个百姓,他都付出了心血。

    现在汝宁被打得稀烂,他心里最难受,此时金声桓又准备放弃十几万百姓,他却过不了自己这道坎。

    于应龙晓得金声桓肯定是要走的,他沉默半响,忽然开口道:“侯爷,你再守三天,我出城和鞑子谈判,以开城为条件,让鞑子允许我们放百姓出城。三天后,百姓走远,侯爷从地道逃走。这样百姓能活命,侯爷也能安全突围,如何?”

    金声桓微微一愣,注视着于应龙,却见他一脸坚毅,脸颊鼓动几下,“鞑子残忍,他们发现本侯逃走,于知府你怎么办?”